股債市跪求Fed別升息 Fed利率與美股走勢影響 專家看Fed動向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美股市值2個多月蒸發3兆美元(約92.61兆元台幣),引發許多人呼籲暫停升息,連美國總統川普也都頻頻撂狠話。但撇去這些不談,美股表現慘澹時,聯準會(Fed)執意升息的情況極為罕見。
https://pic.pimg.tw/dolag/1545183015-1449278145_m.jpg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BAP///wAAACH5BAEK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
Fed主席鮑威爾是否不顧美國股債市震盪而持續升息,全球矚目。美聯社
假如聯準會在台北時間明天凌晨,真得像廣泛預期的那樣升息,將會是1994年以來首次在股市表現這樣糟糕的情況下收緊貨幣政策。按照過去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時間段衡量,美股S&P 500指數均為下跌,而在1980年以來的76次升息中,僅有2次是這種情況。
據彭博調查,89位經濟學家中,除了2位之外,其他人都預計會升息。
有新債券天王之稱的岡雷克(Jeffrey Gundlach)也說,本周聯準會不應該提高利率,理由包括對債券市場的擔憂,以及對經濟放緩可能需要在2020年實施政策逆轉(即轉為降息)的預期。
岡雷克周一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我認為他們(Fed)不應該這樣做。」他認為,債券市場正在發出聯準會不應升息的暗示。
https://pic.pimg.tw/dolag/1545183038-3884567814_m.jpg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BAP///wAAACH5BAEK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
美股2個多月蒸發3兆美元,市場籲暫停升息。法新社
經濟數據仍暗示收緊
長期以來,預測人士一直熱衷於研究金融市場與經濟的不同步現象,而上述統計提供一個新的視角。雖然S&P 500成份股中,有一半處於熊市,而且銀行和交通運輸等類股日復一日下跌,但一些重要的經濟數據仍然支持看漲股市的觀點。
加拿大財富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 + Associates首席經濟學家兼策略師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表示:「這使聯準會陷入一個有趣的兩難境地,金融市場在告訴他們『真的夠了』,但經濟數據暗示進一步收緊政策仍然適宜。」
自1980年以來,升息幾乎總是在股市上漲之際。平均而言,S&P 500在升息之前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漲幅分別是4.1%、6.9%和11%。1970年代是個例外,當時為遏制高達7%的通膨率,聯準會無視市場動盪而決定升息。
顯然,現在的經濟狀況跟當時迥然不同。過去6年來,消費物價漲幅一直保持在3%以下,在經濟成長率為3.5%情況下,很難得出國內生產毛額(GDP)過熱的結論。驅動市場走勢的似乎恰恰是與之相反的擔憂,各種專業人士的評論中經濟衰退這個字眼出現得愈來愈頻繁。
https://pic.pimg.tw/dolag/1545183064-1476458593_n.jpg?v=1545183065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BAP///wAAACH5BAEK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
公司債等潛在問題多
一些策略師認為,或許股市在釋放經濟數據尚未反映出的消息。他們相信,在美中貿易戰、英國脫歐乃至全球成長放緩等種種因素都威脅美國經濟的情況下,3年來8次升息已足矣。
不必回溯很遠,就能找到市場走勢對政策造成影響的時刻。2015年12月,在S&P 500創4年最大跌幅2個月後,葉倫(Janet Yellen)啟動本輪緊縮周期的首次升息,當股市落入10%的技術性回調後,她延後1年時間才又再次升息。
不過美國銀行(BofA)認為,股市的失血可能還沒有達到會讓聯準會放棄緊縮政策的程度,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2月股市重挫後再次升息表明,他對金融市場的擔憂程度不及2015年時的葉倫。
https://pic.pimg.tw/dolag/1545183081-1987143737_n.jpg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BAP///wAAACH5BAEK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
https://pic.pimg.tw/dolag/1545183172-2208146435.jpg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BAP///wAAACH5BAEK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
FROM蘋果日報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daily/20181219/38209330/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