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
發表於 12-8-23 15:49
交易方式每個人自有一套 ,只要能獲利就是好的策略 ,看法只是參考
用較小週期找不到進場理由 ,何況是更大的週期 ,
交易策略 個人提倡關卡 ,可能是自己多年的習性 ,至於其他交易方式 ,顯然非自己能理解
禾佳
發表於 12-8-23 15:49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15: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應該是有誤會
我不是一個程式交易者
因為我發現 程式交易有很大的被拘限性
我猜兩者都要,進場和出場要以誰為準?
畢竟最基本的區間與突破本身就是對立的
想做突破的無法在區間賺錢
專幹區間的往往死在突破
不知道紀大是否在說這個意思?
現在自己只會盡量讓自己在順勢有賺時盡可能加碼
區間就是靠意志力了
通常區間盤都會慘慘慘= ="
water
發表於 12-8-23 17:38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15: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有網友 認為我的作單邏輯 是只有一根k棒
而沒有其他先決條件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15:47
這跟單純貼對帳單 應該差別很大
偶倒蠻想看看 像是shex大的對帳單~
一切盡在不言中~
網路世界 各取所需 不必想太多~
{:4_209:}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18:39
來網路閒逛我不是菜鳥 也不是老鳥 只是個中鳥
所以我自覺 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但關卡一定是越來越難突破
一定要找到願意彼此分享的人
我知道 我先分享 才能合理期待別人會分享這道理我懂
所以願意分享 看圖說故事的網友
我回贈 20coco謝謝
laieven
發表於 12-8-23 19:08
感謝分享~~買圖思考中!
觀天下
發表於 12-8-23 21:19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15: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應該是有誤會
我不是一個程式交易者
因為我發現 程式交易有很大的被拘限性
真的判斷條件 濾網只能一個不能超過2個嗎?
肯定的
如果濾網超過2個 那只能信仰一個程式
如果
很多程式 濾網很多
{:4_93:} {:4_93:} {:4_93:}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21:27
lihi 發表於 12-8-23 2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的判斷條件 濾網只能一個不能超過2個嗎?
肯定的
所以一個策略 技術指標只能用一種 不能再配合k棒型態
也不可以 指標 +均線
或是 指標 加 量
也不能 指標+價格 或是價格加均線
這些都是二種
只要使用二種就有優化 ?最佳化的嫌疑
------------
老實說以前傻傻的 居然真的去找只有一種判斷方式的策略
比如 開盤 紅今天就做多 開盤黑今天就做空 收盤決勝負
連停利都不能設.......以免有最佳化的嫌疑
浪費了許多時間我發現這些 只有一種判斷方式的策略 .......績效都跟射飛鏢沒二樣{:4_155:}
觀天下
發表於 12-8-23 21:32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2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一個策略 技術指標只能用一種 不能再配合k棒型態
也不可以 指標 +均線
所謂 優化濾網 是對結果加但書
與參數取樣多寡無關
謝謝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21:43
本帖最後由 紀律交易者 於 12-8-23 21:44 編輯
其實 我也真的不懂
誤信 一些人的說法
繞了好遠的路
才知道 以前 尋找策略的方法是錯的
以前好傻好天真{:4_153:}
與網友分享
在網路別人的話聽聽就好
凡事自己親自回測看看
有格主跟我說
一年樣本數低於30 連參考的資格都沒有 ..不要談有沒有最佳化了..因為連參考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最佳化的績效 必須包含樣本數夠大勝率夠大停損夠低期望值夠大
絕對不是一句期望值為正 即可...那不是在開玩笑嗎...標準這麼低..還叫最佳化
最佳化 的討論必須被建立在一定的績效前提才有討論的空間 謝謝
leewthorse
發表於 12-8-23 21:44
紀大,進出場其實看個人的策略,無一定準則
warren
發表於 12-8-23 22:08
太強了真是高手中的高手~
Acer2266
發表於 12-8-23 22:52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2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實 我也真的不懂
誤信 一些人的說法
交易如果是門藝術
就沒有SOP可以依循
不然大家都做一樣的東西
誰來評價好壞呢
長久以來一直有這樣的論戰
真正賺錢的策略有人會拿出來討論嗎
如果找到聚寶盆又何必拿出來和大家方享
殊不知
市場天天在變動
參與者不同 商品規格不同 交易習性不同
期貨操作之所以能夠成交
就是大家看法不一致
這樣才會有交集
交易也才能達成
否則 大家都看多 沒人做空
那如何成交呢
回到 紀律大的想法
是否需要有人一起研究對盤勢的看法和操作習慣
個人以為
交易初期 確實需要人家帶領 方能事半功倍 減少陣亡的機會
交易中期 需要了解各家所長 從中參悟不同的操作周期 法則 和其優缺點
交易終期 認識自己 無拘無束 甚麼都是好的操作法則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3 23:33
我現在應該是屬於
交易中期 需要了解各家所長 從中參悟不同的操作周期 法則 和其優缺點{:4_153:}
比如說以前的我包含現在的一些新進網友
還在試著尋找
開盤1分 k過高多破低 空 開盤2分 k過高多破低 空 開盤5分 k過高多破低 空 開盤15分 k過高多破低 空
845-900過高多破低 空 845-915過高多破低 空 845-930過高多破低 空 845-945過高多破低 空
...
不要懷疑這些我都試過 這些都是最最基本的策略想法
如果沒有接受新的刺激 還在這些策略原地打轉
試想 開盤1分 k過高多破低 空
開盤2分 k過高多破低 空
開盤5分 k過高多破低 空
開盤15分 k過高多破低 空
到底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845-900過高多破低 空
845-915過高多破低 空
845-930過高多破低 空
845-945過高多破低 空
到底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走過這些路我覺得 期貨不是那麼簡單
要能掌握盤勢 不能再用這些 最最基本的想法
我相信要 多學習參考別人的做單邏輯 眼界才會開 ..謝謝
ajyh
發表於 12-8-24 11:02
8月23號星期四,1分K盤後畫線。
紀律交易者
發表於 12-8-24 14:09
感謝網友分享已加20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