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陽虛、胃陰虧、氣血差 致胃潰瘍
中醫師許志遠表示,壓力大、生活節奏快速、飲食不正常等因素容易影響到胃的健康,長期導致胃陽虛衰、胃陰虧空、氣血不足等,甚至成胃潰瘍。許醫師指出,胃潰瘍屬於中醫胃痛、嘈雜、胃脘痛、心下痛、腹痛、吐酸等病症的範疇。中醫認為,胃為水榖之海,主要功能為受納、腐熟水榖,簡單來說就是胃能夠接受營養,進而消化人們所吃下的食物。然而,當胃部不小心因為各種因素而受損之後,將會導致消化後的濁物糟粕沒辦法依照正常方式往下降至大小腸,導致濕、熱、毒等堆積在體內。中醫有所謂「不通則痛」的說法,亦即當胃中血脈受損、氣機阻滯之後,久而久之就會引起胃痛的症狀。如果這些病因病機持續存在,長期下來將演變成胃陽虛衰、胃陰虧空、氣血不足等,最後患者就可能會罹患胃潰瘍,這種病症通常有一些典型的症狀,包括胸口有灼熱感,也就是一般俗稱的火燒心,患者有時候會出現很明顯的上腹疼痛。患者常有胃食道逆流、常常打嗝、胃部脹氣等腸胃不舒服的情形,如果症狀持續存在又沒有妥善治療的話,病情嚴重時就可能會造成胃出血,嚴重者還可能發生胃穿孔,更糟的是也有可能演變成胃癌,所以民眾千萬不可以忽略胃潰瘍對健康的潛在威脅。西醫治療胃潰瘍常用制酸劑、粘膜保護劑、減少胃酸分泌藥物等方式,傳統中醫則採取辨證論治來加以治療,但臨床上,病症千變萬化,所以每個患者所使用的藥物也會有所差異。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