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98521713 發表於 13-4-22 03:42

已有 52 人購買  本主題需向作者支付 10 金錢 才能瀏覽 購買主題

kenbronze 發表於 13-4-22 08:00

頭香!推推
謝謝大大的分享

0070007 發表於 13-4-22 08:43

本帖最後由 0070007 於 13-4-22 08:47 編輯



我個人一直就對MDD有不了解的看法,以下看法純屬個人思維,沒有對錯葆貶之意,就當遊戲一場? 以一口大台的順勢波段策略,回測個8年,
相信有不少人都可以回測出20~30萬以內甚至更低的MDD值一班的停損應該都是以”單筆2%”為標準值,而謹慎一點的操者,在連虧損3次後,這個操作策略就應該要做測底的檢討了?85000*2%*3=5100元,應該是正常操作能忍受的最大損失,所以我不懂,再有”停損機制”的操作策略,為何還會有MDD?也就是穩定參數下MDD的區間,以一口大台順勢波段來說,或許在30~45之間,或許落在40~60萬之間,一口大台的保證金不過85000元,會有40~60萬元的MDD?那就是>50%?一個會有50%連續損失的操作策略?還能用嗎?(如果以順勢波斷策略去深研的話,會出現50%連續虧損的操作策略,應該是這個操作策略的主人還沒有能分辯”順勢”逆勢”的能力,是將所有的”順勢”逆勢”訊號都當作是”順勢訊號去處理”才會有連續損失50%的可能?)40%大約是連續16筆會連續虧損16筆的操作策略?還能算是”有效率?能上場的操作策略嗎”?但如果你的策略有含停損之類就會發現,其實連虧超過10筆並不算稀有,這可能是因人而意的說法?以我個人來講,只要是連續”停損3筆”的操作策略,我一定會要很嚴謹的重新檢討這個操作策略,MDD發生時機往往都是市場波動大於平常的時機,在波動大時會發生最大值的MDD?就表示這個操作策略在”順勢來臨”時,會有較多的逆勢的操作行為?那它就不應該是個”合格的操作策略”?例如我認為2.5%算是正常波動的界線,以8000點指數來說就是200點,
200*200*16=640000,這個MDD估計算是合理,這個計算在我個人看來,它不應是MDD,他應該是以”日線為操作基準”操作策略的”停損值的設定而已?我們應該要先厘清”停損”的定義?“停損”應該是估計在操作中”不會被執行的最低值”也就是要根據自己的操作時序去找出在該時序內的”平均震盪值”這個”平均震盪值”就是我們”停損”的基本值,總結:我個人的總結是:MDD是個”根本就不應該出現的假議題”

0070007 發表於 13-4-22 12:14

本帖最後由 0070007 於 13-4-22 12:26 編輯

剛剛有點"原文與異意文"分不清楚,
重新整理一次,
小紅字是原文
正長黑字是異意文

我個人一直就對MDD有不了解的看法,

以下看法純屬個人思維,沒有對錯葆貶之意,就當遊戲一場?



以一口大台的順勢波段策略,回測個8年,
相信有不少人都可以回測出20~30萬以內甚至更低的MDD值

一班的停損應該都是以”單筆2%”為標準值,
而謹慎一點的操者,在連虧損3次後,這個操作策略就應該要做測底的檢討了?
85000*2%*3=5100元,應該是正常操作能忍受的最大損失,
所以我不懂,再有”停損機制”的操作策略,為何還會有MDD?

也就是穩定參數下MDD的區間,
以一口大台順勢波段來說,或許在30~45之間,或許落在40~60萬之間,
一口大台的保證金不過85000元,會有40~60萬元的MDD?那就是>50%?
一個會有50%連續損失的操作策略?還能用嗎?
(如果以順勢波斷策略去深研的話,
會出現50%連續虧損的操作策略,
應該是這個操作策略的主人還沒有能分辯”順勢”逆勢”的能力,
是將所有的”順勢”逆勢”訊號都當作是”順勢訊號去處理”才會有連續損失50%的可能?)

40%大約是連續16筆

會連續虧損16筆的操作策略?還能算是”有效率?能上場的操作策略嗎”?

但如果你的策略有含停損之類就會發現,其實連虧超過10筆並不算稀有,

這可能是因人而意的說法?
以我個人來講,只要是連續”停損3筆”的操作策略,我一定會要很嚴謹的重新檢討這個操作策略,
MDD發生時機往往都是市場波動大於平常的時機,
在波動大時會發生最大值的MDD?
就表示這個操作策略在”順勢來臨”時,會有較多的逆勢的操作行為?
那它就不應該是個”合格的操作策略”?
例如我認為2.5%算是正常波動的界線,以8000點指數來說就是200點,
200*200*16=640000,這個MDD估計算是合理,

這個計算在我個人看來,它不應是MDD,
他應該是以”日線為操作基準”操作策略的”停損值的設定而已?
我們應該要先厘清”停損”的定義?
“停損”應該是估計在操作中”不會被執行的最低值”
也就是要根據自己的操作時序去找出在該時序內的”平均震盪值”
這個”平均震盪值”就是我們”停損”的基本值,

總結:
我個人的總結是:MDD是個”根本就不應該出現的假議題”



r98521713 發表於 13-4-22 12:16

本帖最後由 r98521713 於 13-4-22 13:10 編輯

我想我是以系統交易為出發點,沒註明這點請多包涵。

85000*2%*3=5100元,期貨交易保證金應該沒規定只能用最低保證金對吧?
如果要這樣,每筆虧損控制在2%甚至1%,停損最大只能設8點,顯然隔夜策略永遠不能被交易囉?

1個虧損超過50%的交易的確不能用,
但如果你選擇了一個以日線為基礎又要抱隔夜的策略只準備了40萬一口,
或是一個當沖策略只準備20萬一口,
顯然超過50%的虧損是一定會遇到的,
這樣你覺得是策略的問題還是資金的問題?
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資金不夠,當初就不該選這策略,
這樣也對。

連虧16筆,與MDD40~60的意義一樣,那個數字本身並不重要,
它只是個用來推論合理MDD值的數字。

就表示這個操作策略在”順勢來臨”時,會有較多的逆勢的操作行為,
但很顯然,你定義出順勢,但市場並不會照著你的定義走。
否則就算是普通的均線策略應該都不會被巴了對吧?

根據策略不同,停損亦有不同的寬窄,2.5%只是以較長周期為例,
實際設多少則是以自己的策略交易週期定,
例如當沖策略,也可以設在指數的0.3%,畢竟一天波動也只在1%~2%之間。

我想0070007要表達的概念就是,
每筆停損不應該超過總資金的2%,
若虧損,則下一筆停損是剩下98%資金的2%,
如此一來,即便是連虧10筆也會使總資金保持高於80%。
的確按照這個邏輯,MDD是不該出現的議題。

但現實中我看到的是有些人並非這樣做,
他們並非按照資金設定停損,也沒有退一步按照停損設定資金,
而是拿MDD來設定資金,還是最佳化後的MDD,
如果更糟的是這MDD並非一口,而是一個投資組合最佳化後的結果的話,
後來帶來的傷害將會更大。

所以這邊提供的作法,是近似用停損設定資金,
但並非每個策略都有明確停損,所以也提供了不同的方式。
算出來640000不代表一定會遇到這個值,也不代表一定要準備超過640000,
但這時候如果還拿20~30萬跑一口,
就等同一次停損設總資金的5%,那達到50%或造成資本的傷害只是早晚而已。

0070007 發表於 13-4-22 13:41

本帖最後由 0070007 於 13-4-22 13:49 編輯

r98521713 發表於 13-4-22 12:16 http://www.coco-in.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想我是以系統交易為出發點,沒註明這點請多包涵。

85000*2%*3=5100元,期貨交易保證金應該沒規定只能用 ...

我想我是以系統交易為出發點,沒註明這點請多包涵。

85000*2%*3=5100元,期貨交易保證金應該沒規定只能用最低保證金對吧?當然沒有,但是,只要夠用?最低保證金應該是比較符合”成本合理化的原則的”?

如果要這樣,每筆虧損控制在2%甚至1%,停損最大只能設25點,顯然隔夜策略永遠不能被交易囉?
抱歉!這是個人的操作週期的習慣性,導致的”狹隘思想”因為我個人只操作台指期的當冲,(有謬誤之處還望海涵)

1個虧損超過50%的交易的確不能用,
但如果你選擇了一個以日線為基礎又要抱隔夜的策略只準備了40萬一口,我沒有操作以日線為基準的留倉單,所以我說的只是個”笑話性的參考”如果我是要操作以日線為基礎的留倉單的話?我用的”停損點最少會是234點”,(以4/19日為計算的基礎)而操作的單口保證金應該會*130%=(85000+140400)*130%=293020,只要30元就夠了用不到40萬,(因為我還是會只要連續停損3次就要更嚴謹的檢討自己的操作策略)
或是一個當沖策略只準備20萬一口,
我目前再服役的操作策略勢以一分鐘線為基礎的當冲策略,我的停損設定是15點(也是以4/19日為計算基礎,停損點是每是計算每日都需要根據盤勢去做變化的)所以我的保證金是*130%=66950,也只需要70000元就足夠了,用不到20萬元.顯然超過50%的虧損是一定會遇到的,
我的最大虧損是3*15*200=9000,9000/70000=12.85%,到不了50%的.這樣你覺得是策略的問題還是資金的問題?
我當然覺得是自己的操作策略問題,(由其是對”停損”的認知問題)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資金不夠,當初就不該選這策略,
我不會,資金不夠?就只能在場外觀察,不能進場送錢.這樣也對。

連虧16筆,與MDD40~60的意義一樣,那個數字本身並不重要,
它只是個用來推論合理MDD值的數字。
就表示這個操作策略在”順勢來臨”時,會有較多的逆勢的操作行為,
自我要求嚴謹一點的順勢操作是不會容許夾雜”逆勢操作行為”的.但很顯然,你定義出順勢,但市場並不會照著你的定義走。
市場當然不會照著自己的定意去走,但是,我可以照著”市場的習慣現像去定意自己的順勢操作規範”(在同一個點位,有可能是順勢的下單點位,也可能是逆勢的下單點位,如果自己的操作策略沒有能”明辨”順,逆勢的能力時?就應該還不俱備上場實戰的條件)否則就算是普通的均線策略應該都不會被巴了對吧?
被巴?應該是盤勢走出了”意料中的相反走勢”是”贏的雙胞胎兄弟”輸”的出場時機,無可避免,也不能避免.
根據策略不同,停損亦有不同的寬窄,2.5%只是以較長周期為例,
實際設多少則是以自己的策略交易週期定,
例如當沖策略,也可以設在指數的0.3%,畢竟一天波動也只在1%~2%之間。我的停損是以5日內用一分鐘線為標準所實際計算出來的平均震盪點位,它是與”盤勢”和”自己的操作週期”緊密相扣的,與自己的操作資金毫無關聯,
我想0070007要表達的概念就是,
每筆停損不應該超過總資金的2%,
我再強調一次,我的停損與自己的操作資金是完全無關的,操作資金是”自己的”,而盤勢是”大眾的”想用自己的”操作資金”去判斷”大眾盤勢的意外”那是”空想”若虧損,則下一筆停損是剩下98%資金的2%,
如此一來,即便是連虧10筆也會使總資金保持高於80%。
的確按照這個邏輯,MDD是不該出現的議題。
不是的,在我的思想裡只有”停損”這東西,而沒有MDD這玩意.
但現實中我看到的是有些人並非這樣做,
他們並非按照資金設定停損,也沒有退一步按照停損設定資金,
而是拿MDD來設定資金,還是最佳化後的MDD,
如果更糟的是這MDD並非一口,而是一個投資組合最佳化後的結果的話,
後來帶來的傷害將會更大。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MDD本來就是”虛構”的東西,它沒有實際的”本體”用虛構的東西去計算自己保命的資金大小?應該還是個”幻想的循環”沒有真實性,
所以這邊提供的作法,是近似用停損設定資金,
我個人就是用最近期的實際震幅去計算出最不可能被執行的最大值,做為自己的停損值,也同時是停利值的計算基礎,然後用停損值去計算出自己該要準備的操作資金.但並非每個策略都有明確停損,所以也提供了不同的方式。
算出來640000不代表一定會遇到這個值,也不代表一定要準備超過640000,
但這時候如果還拿20~30萬跑一口,
就等同一次停損設總資金的5%,那達到50%或造成資本的傷害只是早晚而已。不同的思維,就會有不同的資金結構,應該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自己實際執行後自己存摺內的曲線會給自己最正確的答案!

jinace 發表於 13-4-22 15:32

0070007 發表於 13-4-22 08: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個人一直就對MDD有不了解的看法,以下看法純屬個人思維,沒有對錯葆貶之意,就當遊戲一場?以一口大台的 ...

一個很大的誤會在"保證金"與"準備金"之間

保證金僅是入場的門檻

準備金是預先準備好應付虧損的支付金

MDD要跟準備金關聯才有意義

準備金通常也會從MDD回推~例如準備金可以擬定成MDD的3~5倍


0070007 發表於 13-4-22 21:45

jinace 發表於 13-4-22 15: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個很大的誤會在"保證金"與"準備金"之間

保證金僅是入場的門檻


我的預備金就是(保證金+3個停損額)*130%,
當這個預備金已經不能夠下單時?就表示我的操作策略是該要檢討的時候了,
這是既簡單又明確的計算方式,對我個人來講,有它就已經很夠用了,不必再用到MDD.
這中間沒有誤會,
只有觀念上的完全不同.

r98521713 發表於 13-4-22 23:18

0070007 發表於 13-4-22 2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預備金就是(保證金+3個停損額)*130%,
當這個預備金已經不能夠下單時?就表示我的操作策略是該要檢討的 ...

理解了,您是直接以資金不能下單為準備的基準。
但3次停損實際運作上可行嗎?
當然應該不是每次虧損都會打到停損,
所以論虧損次數應該是可以承受更多次對嗎?

的確有的書上有提到2%停損,達6%就要暫時停止。
因為操作方法不同,3次停損就要停止策略是我無法理解的領域,
3次在我認知中意味著勝率超過80%的策略,

甚至即便勝率超過80%,長期下來也是有連停損3次的可能存在。
交易頻率高的話,3次停損出現頻率應該也不低,意味著要常常停下檢討策略,
不過您看起來應該沒有這個問題?

jinace 發表於 13-4-23 00:22

0070007 發表於 13-4-22 2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預備金就是(保證金+3個停損額)*130%,
當這個預備金已經不能夠下單時?就表示我的操作策略是該要檢討的 ...

MDD是歷史資料回測出來的~
3個停損額是從何而來?

當然市場上玩法很多~或許我們是不同類型的玩家~
如果我說的不受用還請包涵^^

0070007 發表於 13-4-23 08:19

本帖最後由 0070007 於 13-4-23 08:25 編輯

r98521713 發表於 13-4-22 23:18 http://www.coco-in.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理解了,您是直接以資金不能下單為準備的基準。
但3次停損實際運作上可行嗎?
當然應該不是每次虧損都會打 ...

理解了,您是直接以資金不能下單為準備的基準。
自己的資金能力,並不能衡量出當前市場的”均衡點”但當下盤勢的震當幅度,卻能最貼近的去感受”市場”但3次停損實際運作上可行嗎?我自己這樣運行了10多年,效果還可以,最近變換了”面的下單方式”更能很貼切的感受市場的”脈動”
當然應該不是每次虧損都會打到停損,
所以論虧損次數應該是可以承受更多次對嗎?
在我個人看來,這不是能承受虧損的問題,而是自己操作策略的是應力問題.
的確有的書上有提到2%停損,達6%就要暫時停止。
書上的2%停損假設還是以自己能承受的損失壓力為設定的源頭,而我個人的停損是以盤面的實際震盪幅度為依據,這兩者應該有根本上的不同,因為操作方法不同,3次停損就要停止策略是我無法理解的領域,
3次停損的額度是我自己經過長期自我測試下所得出來的數據,每個人的”基因不同”所以每個人能繩受的的停損最大次數也會因人而異,3次在我認知中意味著勝率超過80%的策略,
我個人的實際統計是72%左右.
甚至即便勝率超過80%,長期下來也是有連停損3次的可能存在。基本操作策略不同,操作結果有異樣?應該是正常,’我個人的操作經驗裡,會出現連續3次停損的機會並不多.
交易頻率高的話,3次停損出現頻率應該也不低,意味著要常常停下檢討策略,交易頻率的多寡,最重要的因子應該是”當下的成交量”自己的操作策略只是附屬在”成交量的變化下的根隨結果”
不過您看起來應該沒有這個問題?我的問題會是在於時時刻刻要住意修正自己的操作策略,

謝謝您所給出的"腦力激盪"的機會!謝謝!

0070007 發表於 13-4-23 08:30

本帖最後由 0070007 於 13-4-23 08:44 編輯

jinace 發表於 13-4-23 00:22 http://www.coco-in.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DD是歷史資料回測出來的~
3個停損額是從何而來?



MDD是歷史資料回測出來的~
3個停損額是從何而來?
是根據最近5天的實際盤面震幅,加上自己的長期實際操作的記錄計算而來,
當然市場上玩法很多~或許我們是不同類型的玩家~
如果我說的不受用還請包涵^^謝謝您的”不受用”當一個操作思想行為有60%以上的人會認同時?就是這個操作策略要修正的時候了,如果一個操作思想行為有80%以上的人認同時?這個操作策略就應該要”退隱”了
所以我個人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在尋找"別人不認同,而我自己經過較謹慎的測試後證實還能用的操作策略"

薛豹 發表於 13-4-23 08:37

王建民有一年19勝的實力
但是當他低潮的時候, 也可能連輸十場, 這就是 MDD

0070007 發表於 13-4-23 08:52

薛豹 發表於 13-4-23 0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王建民有一年19勝的實力
但是當他低潮的時候, 也可能連輸十場, 這就是 MDD

王建民有一年19勝的實力
但是當他低潮的時候, 也可能連輸十場, 這就是 MDD

哈!我不會這樣認為,
別人在進步,而自己在原地不動?就是"落伍"就有會被淘汰的危機,
操作更是這樣,想以過去10年的歷史去推演將來的"未知"那是妄想,
逼迫自己不斷的跟上盤面的脈動,把握現實,設法"摘取能摘到手的利潤"那才是操作,
"摘取的成本*%就是停損"-----這是個人自私的想法,只對自己負責,對別人是沒有用的"空談"

薛豹 發表於 13-4-23 09:14

葉啟田愛拼才會贏: "人生可比海上的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
期貨操作不比定存, 損益有相當的波動是很正常的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最佳MDD與合理M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