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神 發表於 13-10-30 04:17

美股评论:非理性繁荣全面回归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亚兰兹(Brett Arends)指出,从很多角度看来,今日的股市与1996年格林斯潘发出非理性繁荣警告时都已经高度相似了,这就意味着我们距离泡沫的最终破灭或许已经不远。  以下即亚兰兹的评论文章全文:
  所有人都在庆祝。所有人都在看涨。标准普尔500指数刚刚达到创纪录的高点。罗素2000小型股票指数也不甘寂寞,同样冲上新高。政府重新开门了,联储还在继续哗哗地印钞,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等等,伙计,记得非理性繁荣这个说法吗?
  1996年12月5日,时任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发出了现在已经成为经典的警告,指出股市存在泡沫(他没能控制住的泡沫),称这说明非理性繁荣的存在。
  十七年的岁月,不必说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你可能是在手机上阅读这篇文章的。) 可是,我依然有一种恐怖的感觉,一种昨日彻底重现的感觉。
  1. 股票估值进入泡沫区间
  标普500指数的股息收益率1996年时是2%。今天你猜是多少?大致也是2%。
  当年的股市,基于过去十年每股盈利的整体市盈率大约是28,而今天则是24。这个指标是由耶鲁大学教授(Robert Shiller)席勒首创,又经著名价值型投资人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多德(David Dodd)完善,与未来的回报存在着密切的负关联——换言之,你购买股票时指标读数越高,未来回报率往往就越低。
  参考历史情况,今日的席勒市盈率显然是在预报着未来的糟糕表现。当然,和1996年至2000年癫狂泡沫期间相比,这一指标目前还要低一些,但是和历史长期水平相比却已经高太多了。事实上,指标的长期读数只有16,而在熊市当中常常都不及10。
  席勒搜集的数据显示,尽管我们目前的席勒市盈率依然低于1999年和2000年,但是已经和之前两次大牛市,即1901年和1966年顶部时相当了。那两次顶点之后,市场都遭遇了多年的惨淡时光。
  其他一些估值数据也闪烁着不祥的红灯。1996年12月,美国股市规模整体而言相当于企业年度营收的1.3倍。今天,我们的市销率还要更高,达到1.4左右。1996年,非金融企业的股票估值大约相当于重置成本的104%,而今天大约是60%。这一指标和席勒市盈率一样,也拥有长期可靠的预测记录。以当前水平,做最乐观的解读,这也说明股价足够昂贵,未来的回报率只能是平平无奇。
  2. 熊派变成了牛派
  加拿大资产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的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曾经是著名的末日论者,万年熊派,而现在,在错失了2009年以来大繁荣的很大一部分之后,对股市的看法已经变得乐观许多。
  还有纽约大学常年悲观,甚至被揶揄为“忧心博士”的商业学教授鲁比尼(Nouriel Roubini)现在也摇身一变,成为牛派了。
  幼稚的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正是看涨的好理由。他们会高呼:“看哪!连熊派都看涨啦!股市还会更进一步——已经没有怀疑者啦!”
  别急,伙计,别急。
  许多年前,我还是伦敦的一个眼高于顶的小伙子的时候,金融界的一位老前辈告诫过我的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一场牛市的顶部何时到来呢?”在一家古老而黑暗的小餐馆和我共进午餐时,他咕噜着说道,“正是最后一个熊派变成牛派的时候。”他解释说,这也就是所谓最后投降,即最后的怀疑者也开始从众的时候。
  从这时开始,一切都已经不再有转寰的空间。股票的价格体现着已经扩张到最大限度的乐观,而精明的投资人,已经要悄悄退场了。
  在2000年年初,我们就目睹过互联网怀疑论者阵营的全线崩溃,还有2006年,房市怀疑论者也集体投降……不过,很快,投降者就开始不得不为自己的变节辩护了。
  今天,当我听说连罗森伯格和鲁比尼都已经不再愁眉苦脸,而是和大家一起庆祝了,你猜我会怎么想?
  3. 没人正眼看债券
  我不久前刚刚购买了一些长期国债和抗通胀国债,作为我投资组合的保险机制。当然,国债在我的投资组合当中无论是绝对数额还是相对数额都是非常有限的,可即便如此,华尔街上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我发疯了,这让我很是吃惊。“你干嘛要持有债券?”这些人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他们认为我应该将全部的钱都拿来买股票才对,尤其是美国股票。
  这样的逻辑何尝不是1999年,或者2006年似曾相识的呢?
  不错,现在的债券价格或许是有点昂贵,收益率依然接近历史性的低点,可是后者和一年前相比,已经上涨了一点点。大多数时候,当经济或者股市境遇不佳时,长期国债往往都是要上涨的。如果你告诉别人一点长期国债都不要买,只能理解为你认为经济和股市都毫无问题。
  你会这么想?
  4. 杠杆作用
  从某些角度看去,今天的局面甚至比1990年代晚期还要糟糕。这是因为,过去和现在有一个巨大的差别。
  债务。
  由于利率从2009年到2012年的急剧下跌,激发了一轮海啸般的企业发债狂热。联储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当中,非金融企业总机举债超过1万亿美元,使得他们的债务总规模超过14万亿美元。和格林斯潘发出著名警告时相比,今天的企业债务水平翻了一番还多。
  他们已经将这些资金的一部分用来回购股票,减少了总股数(直到他们为自己的高管们发行新股)。
  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企业全部股票价格合计的“市场价值”,而是在于“企业价值”——即所有发行在外股票,发行在外债券以及现金的合计。
  简而言之,如果有一位大买家,想要吃掉宜家企业全部的股票和债券,彻底拥有它,需要付出的就是这个价钱。
  和相应的基本面进行比较,美国股票和债券的企业价值正处于极高的水平。FactSet提供的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它们相当于企业年度营收的2.3倍。在现代历史上,这已经是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了——如果不算1999年至2000年的泡沫顶点。市场1990年代开始进入狂热之前,这一比例的长期水平只有现在的一半左右。
  哪怕在1996年格林斯潘发出警告时,比例也只有1.7。
  债务增大了股票的风险,强化了波动性。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最好的指望也只能是将来出了状况,让债券投资者去吃最大的苦头,但这个谁又能说得准?
  5. 几乎人人都在买
  有一个神话已经颇讲了几年了,即“所有人都讨厌这牛市”。如果这是真的,那当然是看涨的理由,因为这意味着还有大量的资金作壁上观,还有很多潜在的入场者。
  遗憾的是,神话就是神话。神话的基础是对互联网的一个基本误读。每一次有人发表言论说所有人都讨厌牛市时,都会给出一些看空评论的链接。
  可是想想,这是互联网,任何一种观点我们都可以找到。我还能找到大地平面论者,雅利安国家狂热者,认为月亮是奶酪做成的人,害怕整个宇宙被巨型天狗吞掉的人……看涨或者看空,算得了什么?
  真正关键的,并不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怎样的言论,而是大多数投资者现在正在做什么。
  共同基金行业组织投资公司协会告诉我们,他们发现,普罗大众在看涨,而不是看空。
  他们的数据显示,今年的每一个月当中,流入股票共同基金的资金流都是正数。整体而言,散户投资者投入股票基金的资金比他们抽出的多了1080亿美元。这时候再说什么所有人都讨厌牛市,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人会说,整体而言,投资者是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了全球股市基金,而卖出了一些专门的美股基金。不假,可这只是发生在政府关闭和债务上限闹剧前后的短期行为。一切现在都已经结束了。上周,大家又买进了价值30亿美元的股票。
  我们不能忘记,长期角度说来,散户可谓是最糟糕的随势操作者。他们总是在错误的时间买进,在错误的时间卖出。如果有人能够在散户买进的时间卖出,在散户卖出的时间买进,就可以把大盘甩出几条街去。
  当然,股市可能还会上涨,涨到更高。格林斯潘1996年的警告可以说也是个早产儿,因为泡沫在破灭之前又吹了三年多的时间。如果有人在联储主席发出警告后马上退场,该错过多少好时光啊——如果是资产经理人这么做了,肯定饭碗都没了。
  可是不管怎样,当我看到人们都陷入了非理性繁荣,我无法不感到担心,哪怕我衷心希望自己是错的。(子衿)

一句話 發表於 13-10-30 06:48

本帖最後由 一句話 於 13-10-30 06:50 編輯

哇!狼來了.........狼又來了................









當下不說
但我敢保證總有一天 一定會來的

mead 發表於 13-10-30 08:18

找對岸的文章來替自己壯膽又有何意義呢?
他自己的地方債務未爆彈都不知怎麼收拾了~~~

weining30 發表於 13-10-30 16:01

{:4_161:}{:4_161:}不要一直嚇我我膽子小

權一郎 發表於 13-10-30 18:23

空大
你意思教人買遠期的put{:4_169:}

Oliver 發表於 13-10-30 23:03

我覺得還會漲的說.............{:4_195:}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股评论:非理性繁荣全面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