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最牛日本散戶
今年2月4日,開盤即大跌5%的電信運營商軟銀集團(SoftBank Corp.)迎來一筆30萬股的買單,其他買家隨後蜂擁而上。這只已連跌九天的個股立刻反彈,成為當天日經225股指成分股之中僅有的兩隻收漲個股之一。一場逆勢大反轉在開盤六分鐘後拉開帷幕,導演這出大戲的人當時穿著睡衣坐在堆滿動漫書的臥室,邊盯著四部電腦的螢幕邊啃著胡蘿蔔清腸胃。此前九天,軟銀股價重挫,市值縮水五分之一。而且受前一晚美股收跌影響,日本股市4日必然走低。那天押注軟銀反彈的風險可見一斑。
可這位“導演”覺得,這個大家都預計軟銀“扶不起”的日子正是更有利於反彈的時機。他當天一單砸下20多億日元(將近2億美元),以每股6714日元買入軟銀,才過90分鐘就賺了1.406億日元。
對這位代號CIS的超級散戶來說,一筆交易豪擲過億美元不是什麼難事,去年他的交易日股高達1.7萬億日元(約170億美元),稅後收入達到60億日元,相當於他一人就拿走了東京證交所0.5%的所有散戶股票交易獲利。
CIS從未將個人投資回報和炒股發家之路和盤托出,以上資料來自他向彭博展示的一份去年的納稅申報單和多份今年的券商結算單,出自多個券商帳戶中的一個。那些券商SBI Holdings的結算單顯示,CIS的流動資產為44-48億日元。
他還向彭博透露,過去十年自己幾乎是從無到有,利用炒股賺取了160多億日元。最忙的時候,一天之內他就會買賣700億日元的股票。
十年獲利飛速累積期間,CIS也成為備受日本日內交易者推崇的神級人物。那是個封閉的小圈子,圈內人都是自學成才的日內交易者,能在全球形勢最嚴峻的日本股市做職業股票炒家,他們都為此驕傲。
沒有人見過CIS真正操盤的樣子,連他的真實姓名都只有幾個炒股玩家知道。CIS是他過去在遊戲世界用的代稱。時至今日,他仍然感謝那段沉迷網遊的日子,說:“遊戲教會我思維敏捷,保持冷靜。”
CIS贏得的第一場重大勝利是在2005年12月8日。那天日本券商瑞穗證券犯了一個損失慘重的錯誤。該券商的交易員本該以61萬日元的總價拋售一家日本招聘公司J-Com的股票,卻報出了每股1日元的61萬股J-Com賣盤。這個拋售規模是當時J-Com股票發行規模的42倍,顯然屬於操作失誤。CIS等極少數日內交易者和機構投資者察覺到這個重大疏忽,趁機買入。
CIS說,成交後自己實際上以最低價入手了3300股,是實際總規模的四分之一。等事後查明問題,瑞穗證券已經損失了一個季度的盈利,而CIS的個人財富暴增了6億日元。那時彭博報導的另一位元日內交易者Takashi Kotegawa經此一役也斬獲了20億日元。
完成以上軟銀交易的2月4日那天,CIS接受了彭博採訪,罕見地出現在媒體面前。他那天一身灰色的運動衫和牛仔褲,穿著運動鞋,誰也不會看出他有億萬身家。
即使此後數月六次接受採訪,CIS也不願透露名字。他說自己已經成家,有三個孩子,擔心實名報導會讓家人成為搶劫和綁架勒索的目標,不過希望有人瞭解自己取得的成績。
2011年,CIS平生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上了電視節目。在鏡頭前,一個不透明的箱子套住他的頭部,他通過變聲器交談。主持人問他:“你是誰?”CIS回答:“我是個每天交易100億日元的人。”為了證明這話可信,製片商特意出示了CIS的一個銀行戶頭的對帳單,上面顯示餘額12.69223316萬億日元。
去年是日本日內交易者的豐收年,有賴於日本政府的超級寬鬆政策,國內股市漲幅全球名列前茅。日經225股指漲約56%,漲幅創四十年來最高紀錄。東京證交所稱,去年散戶的成交量也翻了兩倍多。
東京一家管理資產4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公司Symphony Financial Partners的聯繫執行官David Baran指出,日本的日內交易者已經成為大鱷,市場再也無法忽視他們的存住,不能漠視他們作為幕後推手的巨大價格波動。Baran說:“我交易日本股票將近三十年,經歷過波動極大的時期,可從未見過像去年那樣的幅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64 {:4_199:}{:4_199:}{:4_199:} 比BNF還強 但是瑞穗證券事件 BNF也有參與其中
還是真的太有名 連原先的BNF名字都改掉了呢? bigdad 發表於 14-9-28 16:52 http://www.coco-in.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比BNF還強 但是瑞穗證券事件 BNF也有參與其中
還是真的太有名 連原先的BNF名字都改掉了呢? ...
文章中的Takashi Kotegawa就是BNF, 看起來和CIS並不是同一個人 {:5_675:}{:5_675:}我是覺得那個量太大 把鯊魚都餵爆了 只是覺得不太尋常 安安你好
太強了阿阿 感謝分享 大大~~~~~~~~~~~~~ 太厲害了~~~ {:4_121:}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