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schiu 發表於 15-9-18 11:05

20歲年輕人 台七成念書、德七成就業

https://pic.pimg.tw/krischiu/1442539912-3934428211_n.jpg資料照片
歐美重技藝 鼓勵高中職畢業生先工作教育部5年編202億 改善技職教育我國大專多達158校,只要繳得起學費,幾乎都有大學念。教育部公布最新國際統計數字指出,我國20歲年輕人多達73%在讀大專,遠高於歐美國家。重技藝、不重文憑的德國則相反,20歲人口只有26%讀大專,多數在工作。我國也因大專生太多,稀釋教育經費。根據統計,我國每名大專生使用的教育經費占每人平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只有27.5%,在各國殿後,遠低於美國的52.8%、加拿大的62%,也低於德國的40.8%、南韓的34.2%,連帶影響我國大專生的受教品質。教育部發布我國與主要國家高教統計指標,分析20歲人口讀大專的「淨在學率」,以我國及南韓最高,分別約73%、71%。主因兩國都很重視文憑、鼓勵一路升學。反觀歐美,較鼓勵高中職畢業生先工作、找到人生方向再讀大學。20歲人口大專在學率,除美國約52%,都不到5成,如英國、加拿大都約39%;德國更只有26.3%。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馬湘萍分析,不含軍警校,國內大專近年來已擴增到158所、在學生逾130萬人。高教經費未相對擴增,每生分到的教育經費難免減少。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說,早期高職畢業生7、8成就業,但隨著多數專科升格科大或技術學院,如今7、8成高職生畢業即升學,很少人工作。技職生激增,分到的教育經費,也因此比一般大學生少,更加弱勢。廖慶榮指出,在台灣,高職畢業生技術再好,起薪就是比大專生低,企業過分重視文憑,帶動升學主義。反觀德國,只要技藝夠精湛,高職生不用念大學,收入、社會地位絕對不比大專生差。馬湘萍說,預估10年後,國內大專新生會比目前少7、8萬人,若教育經費沒縮減,每生分到的教育經費會逐年增加。教育部也正推動第二期技職再造計畫,5年編列202億預算,全面改善技職教育。資料來源:udn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20歲年輕人 台七成念書、德七成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