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運通精選模式
商業競爭的模式是可以複製的,卡的材質也是可以複製的,但無法複製的是背後的服務。 “我在韓國滑雪時不小心摔傷了腿,電話打給百夫長黑金卡的客服,兩個小時之內他們給我準備了輪椅,之後去香港也給我安排了專人接機,然後送我去醫院檢查。”採訪一開始,薑大偉便和《英才》記者講起了年初他在韓國時的經歷。 從1988年加入美國運通環球企業服務部,薑大偉已經在美國運通工作了28年,現擔任美國運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同時也是美國運通百夫長黑金卡持有者。 在中國,美國運通卡的主要定位依然是高端人群,“就像一個金字塔,美國運通包含了很多層次的服務,”薑大偉說,“頂部的高端客戶給我們帶來了利潤中的很大一部分。” 與VISA、萬事達、中國銀聯的廣泛滲透不同,美國運通似乎一直是一個低調而隱秘的存在,許多人對它的瞭解都來自於黑金卡,它所宣稱的“只要法律允許,就能滿足持卡人的所有要求”的頂級待遇也給了外界無限的遐想。 “美國運通在中國走的是合作夥伴式的商業模式,但和其他公司不同的是,美國運通並不是全開放,大大小小的銀行只是放logo就可以,我們走的是精選的合作模式,目前選擇了包括工行、中行、招行、中信、民生、浦發等六家銀行。” 和美國運通的海外模式有所不同,在海外,美國運通將髮卡和收單一身獨攬,相當於“1+1+1”的三方模式,是在其體系內部迴圈的獨立閉環。一個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美國運通這種“三方”模式之下的百夫長系列卡的持卡人,如果在某網站刷卡買到了偽劣產品,可以享受美國運通的先行賠付。也就是說,持 卡人在這樣的閉環中只需要跟美國運通交涉,就能解決所有用卡中遇到的問題。 得益於中國經濟持續數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高淨值人群迅猛增長,百萬美元資產家庭數量僅次於美國。BCG《2015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百萬美元資產家庭總數達到1700多萬戶,其中美國排名第一,為700萬戶;中國排名第二,為400萬戶。 隨之而來的是高淨值客戶快速增長的服務需求,波士頓諮詢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最受歡迎的高端卡服務包括機場貴賓廳、無限額交易和優惠外匯兌換利率等。 “商業競爭的模式是可以複製的,卡的材質也是可以複製的,但無法複製的是背後的服務,”薑大偉對《英才》記者表示。 隨著“互聯網+”浪潮滾滾襲來,談及電子支付的衝擊,薑大偉頗有感慨,“電子支付在近兩年呈現爆炸性的增長,即使是歐美速度也遠遠沒能和中國相比,它改變了人的消費習慣,但傳統支付是否真的會受到衝擊?實際上電子支付將消費擴大了,因為它最終都要和一張卡來綁定,只不過方式變了。” “美國運通一直在創新,包括全球第一張匯票、第一張旅行支票、白金卡、黑金卡、積分平臺模式等都是運通首創。”薑大偉表示,“在過去的5—10年,美國運通在電子化這一方面花費很大精力,也有很多創新。” 2012年初,美國運通花1億多美元投資了杭州連連集團,並將Serve技術授權給連連集團,幫助其升級新型電子錢包,可為手機充值、支付帳單 以及購買產品或服務。2012年底,美國運通和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財付通牽手,“財付通美國運通國際帳號”正式上線,共同開闢第三方跨境線上支付業務。 佈局電子支付的同時,去年7月,美國運通宣佈與TopCashback進行合作,進軍中國海淘市場,若使用中國境內簽發的美國運通卡且通過TopCashback進行海淘,可以同時享受美國運通所簽約商戶的專屬優惠以及TopCashback提供的返利及優惠。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