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利多消散 美元多單銳減、Fed升息有驚無險 Q2投資三大...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鍾詠翔/綜合外電
https://pic.pimg.tw/dolag/1490233110-1852491379_n.jpg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PABAP///wAAACH5BAEK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
美銀美林公布報告,因為川普政見而來的美元多頭部位已完全消失。 歐新社
美銀美林的報告顯示,去年11月來美國總統川普當選之後,因為川普減稅、鬆綁法令、擴大基礎建設支出等政見而來的美元多頭部位已完全消失,認為全球股市被高估的基金經理人比率也升抵17年高峰。
美銀美林貨幣策略師吉里亞科表示,美國總統大選後建立的美元多頭部位已經完全平倉,美元多單已完全消失,將不再是決定下一波美元走勢的主力。
報告指出,好消息是目前市場的美元部位既不偏多、也不偏空,所以下一波走勢將有一個全新開始,也表示在川普政府宣布擴張財政政策的具體細節前,美元將區間波動。
美銀美林說,市場部位已經不再是美元下一波走勢的障礙,調查顯示投資人仍然預期今年美國會通過減稅,但在夏季前通過稅改方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美銀美林的調查也顯示,認為全球股市被高估的基金操盤手淨比率達34%,為2000年來最高水準;按地區分,基金經理人認為美股被高估的情況最嚴重,認為新興市場股市和歐股被低估的淨比率占分別是44%及23%。雖然股市和美元價位偏高,但投資人認為都沒有泡沫疑慮,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將持續攀升。
美銀美林稱,淨57%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全球企業獲利可望改善,並逼近七年高點。
經理人認為,歐洲大選可能導致歐元區解體,仍是全球市場面臨的最大尾部風險,其次是全球爆發貿易戰,但相較於2月,這兩個風險已經下降。
美銀美林在10日至16日進行調查,期間美股連創歷史高點的動能氣衰,聯準會(Fed)則升息
Fed升息有驚無險 Q2投資三大心法
今周刊 歐陽善玲
市場一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升息,是否會造成資金回流,衝擊台股表現?
兩大總經專家羅瑋、莊明書認為,在景氣穩健復甦下,台股修正反倒是好的進場時機。
若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次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結果,「有驚無險」四字,應該還算恰當。誠如先前市場預期,聯準會決議升息一碼,將基準利率上調至0.75至1%,同時維持未來兩年升息預測,未暗示將加快升息腳步。相較會議前,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偏鷹派的言論,此次會後聲明,一般解讀稱得上是既中性又溫和。
緊繃的神經獲得舒緩,美股四大指數,乃至全球股市又翩然起舞,全面走高;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不再繼續攀升,不禁讓投資人開始懷疑,全球經濟現況真能支撐股債市表現一路走多、萬里無雲?釐清這個問題,須先聚焦兩件事:一、川普政策落實情況;二、通膨後續發展,而這也正是第二季資產配置關鍵。
觀察川普政策
若政見跳票 恐掀失望性賣壓
「簡單講,第二季投資精神就是震盪整理、等待機會。」復華投信投資長邱明強表示,這波多頭行情,從去年第四季啟動,到現在已累積一定漲幅;今年全球企業獲利預估成長10%,表現還算是不錯,但因短期漲幅較大,接下來股債市恐怕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修正。
特別是,現階段支撐美股行情走揚的關鍵在於川普政策,「如果8月底前,看不到一些重要的立法項目,市場是否因此有失望性賣壓,即是後續觀察重點。」他強調,最怕的是通膨升溫,聯準會為抑制通膨而加速升息,但目前擔心還言之過早;加上近期油價回跌,其後隨著基期墊高,通膨看來應該不會特別嚴重,現階段升息也只是預防性動作,並非為了打壓而來。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認為,第二季全球市場氛圍,是「懷抱新希望」。這意思是,股債市行情已漲到這個位置,能否進一步推升,要看川普政策是否能接棒演出,其中又以基礎建設、企業減稅措施及放寬產業監管(例如航空、能源及金融產業)三大政策,最具指標意義。
「美國新國會將在五月開議,投資人在懷抱新希望下,市場資金應不至於大量撤出;儘管現在投資人擔心,美股本益比有過高之虞,但本益比高是漲不動的理由,而不是下跌的藉口,未來一季合理推測,股債市都將進入高原期。」他說,至於通膨問題,則取決於油價走勢,及美國勞工薪資成長率。
目前預估,今年油價將在每桶50至60美元附近區間震盪,要進一步漲破可能性低。除了油價,薪資成長帶動民間消費增溫,進而推升物價上揚,也是這一波通膨的最主要驅動力。不過,隨著美國升息循環展開、資金成本攀升,及美元走強影響,企業獲利將面臨較大考驗,工資持續調漲困難。因此,未來一季通膨失控機會不大,但須放在心上。
由於葉倫不只一次強調,為使經濟穩健成長,聯準會將忍受通膨一段時間,元大投信副投資長吳宗穎因此認為,「因為QE(貨幣量化寬鬆)關係,以前是金融市場通膨、實體市場通縮;但現在情況改變,美國開始升息,歐洲可能不再QE,在全球貨幣相對緊縮及製造業重返美國、生產成本提高下,金融市場通膨可能逐漸轉移為實體通膨。」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057期)
FROM聯合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2359530?ref=tab20170323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2358883?ref=tab20170322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