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後由 samuelho 於 11-8-11 01:41 AM 編輯 
 回復 12# ZHACK
 
 
 模型分兩種,
 1.原型:
 程式的主幹, 較為粗略,包容性廣,獲利性較低,穩定性高,不易受干擾。
 例:MACD交叉,KD.均線,布林通道,黃金法則,波浪理論。
 2.特立獨行
 程式的枝葉,較為細節,包容性窄,獲利較高,穩定性較低,易受干擾。
 例:......各家的獨門絕技.......
 
 不願公開的大多是第二種模型,因為其特性有:
 1.敵對性
 期貨是個零和市場,有1人賺就有1人賠,如果賺錢的程式公開了,大家都用了,
 然後都在7000點作多,9000點放空,導致瞬間暴量上衝,那滑價滑很大,利潤就縮水了。
 
 2.預期性
 當知道程式創始人A是用折返20%出場,那B為了搶搶先一步出場才不會到時滑價,那就定在19%出場,C就定在18%,
 漸漸的,就會造成過去回測出來的績效漸漸失靈。
 許多技術指標為什麼已經沒那麼神了,價量常常失序,交叉常常變成OOXX,
 就是開始有人會預測你的下一步下兩步,外資也開始會掃程式單了。
 
 3.靜態性
 越少參與者干預到你的模型,模型越容易趨近當初回測的假設。
 畢竟程式是在實驗室完美的狀態下誕生的靜態均衡,
 要其在動態市場上也能維持,就得給予相同的環境條件。
 
 除非,真的找到一個將其他參與者行為計算在內的全知的聖盃模型方程式,
 那就沒有干預了,一切都在計畫中。
 投資市場就是心理遊戲罷了,當把手中的牌攤開來,那麼就在明處了,
 故通常會流傳的大概都是比較廣泛的低獲利的基本"原型"。卻也是一切的起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