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13 11:15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看這30多年歷史
依台灣而言
親美利益本來就比較大
一開始國民黨撤退來台
美國二戰後成為經濟霸主
對台灣提出馬歇爾計畫
成立懷特公司
提供錢跟技術指導
讓當時沒錢沒技術沒土地的專制國民政府
在台灣開始十大建設奠定現代化基礎
後來對應世界貿易
開始變成美國世界市場
將工廠技術外流造就了日本的經濟大成長
帶動日本的黃金世代
隨後日本經濟膨脹泡沫吹大
威脅到美國被貿易制裁
帶來失落的20年
不過整理而言還是亞洲跟世界的超級強國
而日本被美國放棄後
亞洲四小龍順風接替工廠地位
台灣搭到順風車
錢跟技術都往台灣擠
國民黨第二次受惠
台灣經濟奇蹟啟動
好不愉快
但是隨者美蘇爭霸
美國需要盟友拉攏中國
中國進入WTO,美國支持對中貿易
中國開始黃金30年
台灣錢跟技術都往中國流動
經濟開始緩慢成長
近年來美中出現新局
再一次跟30年前一樣
資金技術再次往台灣流動
這也是台灣在貿易戰下撐得住經濟成長的原因
中國跟台灣在高科技本來就是互相競爭的市場
依附中國的台灣只會越來越弱
過去30年中國不停地提出表面讓利
台灣經濟若是可以依靠中國成長
過去30年早就成為成為四小龍第一了...
實際上連香港都不如
台灣可是有實業的!!
沒道理在中國基礎建設成長期賺不到錢
會沒賺錢...就是有人說一套做一套!!
台灣製造跟台商製造
差一個字
對台灣的經濟成長差很大
台商製造再多對台灣都沒啥幫助
那個貿易順差都是假的
沒有成數放大效應
只能抽稅
但是抽到的稅金
遠遠比不上流出去的錢
再加上黨國的裙帶關係腐敗
那些吸奶水的企業,本身就沒啥競爭力
帶來的利益更是微小
大企業中國根本不會讓你碰的
他要自己做
鴻海當初在中國多慘?
就富士康員工會跳樓
華為,小米,都不會?
後來富士康轉型成自動工廠才存活下來
將技術握在手中才有了活路
想跟中國做生意憑藉的是良好的技術
中國是世界級的戰場
不是啥良好的兩岸關係!!
過去馬政府兩岸關係最好台灣也沒啥經濟成長
現在蔡政府兩岸關係很差也沒看到台積電,鴻海在怕
好的貿易順差是建立在技術優勢上不是良好的政商關係上!!
現在早就過了台商中國夢的熱潮
因為本身的極權制度人治問題
在中國你企業就是想做大
不想大你不用去
問題是大了就會被共產黨盯上
大如騰訊,阿里巴巴,百度
通通變成政府控制,第一代創立者退休!!
哪個企業不會擔心?
台灣人這次選的我倒是覺得對經濟只有幫助沒傷害
就像投資老手講的
價格是不是支撐壓力拿錢去撞一次就知道了
中美已經對撞結果也出來了
選哪邊不論是歷史還是現在應該都很清楚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