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mbercrystal 於 13-4-7 09:19 編輯
操作一個商品, 有時並不需要了解這個商品太複雜的基本面或歷史, 對一些常作假突破或假跌破的外匯或貴金屬商品, 有朋友就是沒事就先算好盤整區間後把 stop buy 和 stop sell 兩種突破追買(賣)單在交易商那裡先掛好, 也同時只多設一點點的 target profit (10-20點)在預約單裡, 就像釣魚一樣, 早上睡起來, 有時這類單就已經成交並也同時獲利出場了, 沒成交就把這種"釣魚單"取消即可.
但有時候多了解一個商品的背後還是不錯的, 在這裡的朋友幾乎都曾下過美指期或台指期的單, 但相信沒有幾位朋友知道道瓊和標普指數的計算方法和台指是不同的. 美指不管是在紐約或在上海, 都是個人私人生活的"經濟伴侶", 算是最親的"親人"了.
操作台指期的朋友都知道, 台灣除權季(七月到九月), 每年台指會除掉約兩百五十點到三百點的"權"(也就是配股配息), 所以這三個月的遠月台指期合約會有這些點數的大逆價差.
但是道瓊和標普500指數計算方式是"含權"的, 也就是台指照這種算法, 把過去十多年的權回加回去, 台指也在一萬點以上, 也是在歷史高位區, 牛氣是一點也不比美指來的差. 以權重最大的台積電為例, 還原上市後的股息, 股價也是在歷史新高位區. 每年拿到的配息也是獲利之一, 不能只看價差.
道瓊在一百年前發明時, 當時還沒有計算機, 所以採最簡單的三十支成份股股價加起來除以三十 (發明時當然沒這麼多檔), 因這種方法沒有用市值(i.e.股價x股本)來作權重加權, 所以如果納入一檔七八百元的成份股的跳動會掩蓋一些幾十元的成份股影響力, 這也就是為何道瓊雖然是納入三十檔美股藍籌股, 但每次更新成份股都不願納入 Apple 和 Google 這兩個高股價的美國前十大市值公司的原因. 後來電腦發明後, 這個簡單平均法就用"還權"股價 (以一個調整型的divisor來還原).
Apple 的確是有考慮作個 split 把股價弄低點讓道瓊納入成份股, 不過最後都沒定案, 也許過幾年不幸跌到兩百多, 就不用多那個 split 動作了.
日經225指數記得是在幾十年前跟道瓊公司合作, 所以也是還權後股價作"簡單平均法"式計算, 只是從三十支變到225支, 因為成份股變多了, 就沒有高股價成份股的擔心.
S&P500 跟大部份後來才建立証交所的亞洲新興發展中國家一樣, 採加權計算(即用市值), 但成份股股價多了"還權"動作, 也就是在計算時多了現金股利作分母, 也是跟道瓊一樣是"還權型"的計算方式, 如果以收盤高點計, S&P500 前幾天應該已微微創了歷史新高.
下面附上道瓊過去二十五年的走勢:
道瓊成份股的平均現金殖利率是 2.8%, 但在正常的牛市年約是 3.5%, 也就換算成道瓊點數簡單估個 450 點的權吧, 把現在點位減掉這五年的每年 450 點的權, 也就是照台指的除權算法, 現在大約是在一萬二左右 (圖上橫線位), 其實表現也是"普普"而以. (上面算法的確是有點粗糙, 精算就需要電腦了...不過計算方向約是如此)
所以在牛市年, 道瓊今年的高點應該都能比去年高點來的高, 好歹作個最基本的"填權"動作, 就應該比去年高點高了, 如果不能比去年高點高, 表示公司獲利成長進入衰退 (股價是貼權的), 套句技術分析用語, "高點不過高", 那就是下跌波段了, 就是熊出沒了.
從上面 2009 和 2007 最高點相比, 反應的是一個經濟周期牛市年的累積權值而以, 老美作股票並沒有很激情, 千萬不要被媒體說什麼美指頻創新高是大量印鈔所致, 是指數計算公式不同罷了, 現在 S&P500 的 P/E 本益比還在歷史平均值左右, 個人認為美股這二十年來的唯一泡沫是1999年那場.com科技股泡沫激情, 這些年散戶早已大量離場, 權重股指數基本上已被幾家大機構完全控盤, 所以不要用您直覺覺的支撐或壓力來判斷, 他們認為的支撐和壓力才是真的.
經濟領先指標的計算, 皆有含股市的表現, 因為股市是最敏感的(但有時也太敏感了), 所以台灣執政黨要提升民意支持度,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請証交所修改台指的計算公式, 這樣每天股民看到一萬多點的股市表現, 就算天天窒息量 (美股也是天天窒息量阿), 菜籃族買菜也開心:)
道瓊固定會踢除表現差的成份股加入新的表現好的藍籌股, 如果有一個新的"台灣30指數" (跟道瓊或DAX一樣30檔), 為了保持更好的"牛氣", 在台灣前150中大型股中只挑選股價在年線以上的作成份股, 年線以下就踢除(如hTC), 如此這個新的"台灣30指數"應該可以成為台灣經濟指標中的最佳信心了.
這世界許多經濟數字都是虛幻的, 只有每個人銀行裡的數字才是最現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