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尋找台指歷史tick資料時無意中看到這篇....
抱歉不能貼網址..只好貼圖
大意是...
國內付費的行情資訊服務他有在使用是 Kway 與 Touchance
但是他付費取得的資料跟期交所的資料相比...2012年(發文當時)大約都有漏掉20%左右的 tick
因此....回測最佳化與盤中的實際執行,很可能會變成是兩回事
我在想...連付費的資訊都能漏掉20%
那麼我們如果用券商的API傳下來的 tick又得要漏掉多少呢?
這樣是否會造成整個交易的結果變成和預期不一樣?
不知版主有沒有遇到這個問題..?
我暫時想到能做的就是..
寫一個小程式去計算一下從tradingbot.js收到的tick有多少筆..再跟期交所的資料比對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