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研究院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13|回復: 0

金融時報: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尚未開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6-1-22 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hankchang 於 16-1-22 09:15 編輯

【2016免費講座課程】
國內期貨:2/24 股票期貨沖沖樂
國外期貨:1/27【晉級國外】熱門國外期貨商品、優勢介紹
《歡迎您來聽講座,座位有限請盡早報名》

(經濟日報)貓纜下月漲價 三站120元

台北市政府核定營運八年半以來未調整的貓空纜車票價,自2月1日起,調整為搭乘一站70元、兩站100元、三站120元,較現行票價貴一倍以上,另為提高非假日運量將採差別費率,旅客平常日持悠遊卡搭乘貓纜可省20元。

這是台北市政府繼北市公車調漲、巷道停車收費和Ubike取消前30分鐘免費後,再出手調漲公共交通工具。 不過,台北市民、年長者、身心障礙者、兒童及當地里民另有優惠。


據指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將貓空纜車視為當地交通運具,故採低票價策略,現行貓空纜車的票價是一站30元、兩站40元、三站50元,2月1日調漲後分別調高1.33倍至1.4倍。負責營運貓空纜車的台北捷運公司說,這是為配合台北市政府貓空纜車票價合理化及降低市府財政負擔所做的調整。

台北捷運公司表示,因貓空纜車採低票價策略,且常因天候因素無法營運,加上每年有固定的維修保養時間必須停駛,致使每年都虧損,平均虧損金額達8,000萬元,其中2014年虧損7,000萬元,2015年虧損金額達1億元。

北捷公司說,未來貓空纜車將透過假日及非假日差別費率,提高非假日運量,同時強化與動物園合作,而所謂假日及非假日差別費率,即為一般身分旅客,平常日(非例假日)持悠遊卡搭貓纜,可享票價折扣20元的優惠(單程票無優惠),鼓勵大家多利用平常日搭乘。

此外,不分平假日,凡全國年滿65歲以上年長者、6歲以上未滿12歲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及設籍台北市民眾、台北市55歲(含)以上的原住民,搭乘貓纜均可享不限站數、每次50元的票價優惠。



(工商時報)德拉吉不排除QE


歐銀總裁德拉吉。圖/路透
談話重點

歐洲央行(簡稱歐銀)昨(21)日召開今年首場貨幣政策會議,宣布維持目前利率水準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但外界最關注的是歐銀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會後記者會,他暗示3月將推出更多貨幣寬鬆措施。

德拉吉的暗示立刻帶動歐股全面反彈,漲幅都在1%以上,美股也震盪走高,道瓊指數上揚逾百點。同時,歐元也因而走低,兌美元匯價跌破1.08美元,歐洲公債則全面走揚。

歐銀宣佈主要再融資利率維持在0.05%的歷史低點不變,隔夜存款利率也維持在負0.3%不變。而先前市場普遍預期歐銀在貨幣政策上按兵不動。

德拉吉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預期歐銀會維持目前利率水準,或更低水準一段時間。他強調歐銀過去的貨幣政策措施都是恰當。

由於全球股市波動劇烈、新興市場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等不明確因素,增加經濟下行風險,加上通膨情況較預期疲弱,他表示歐銀將在下一次,即3月10日貨幣政策會議上,檢討或「可能重新考慮」其貨幣政策。

市場解讀德拉吉在暗示屆時可能會擴大量化寬鬆(QE)或採取新的寬鬆措施。他強調從貨幣政策的觀點來看,歐銀會思考金融市場的動盪,會否導致貨幣環境出現緊縮,這是為何歐銀準備在3月份檢討、甚至可能改變其政策立場的原因。

德拉吉明確指出對通膨展望感到憂慮,尤其是油價自歐銀去年12月會議以來持續重挫,讓歐銀考慮是否需要推出額外措施來因應事態的發展。他強調,歐銀在採取行動上是「不設限」,而且歐銀有大量可應用的貨幣政策工具與手段。

(自由時報)巴克萊集團裁員1200人 台灣受影響


〔中央社〕營運陷入困境的英國投資銀行巴克萊集團(Barclays)今天宣布新一波裁員行動,大砍投資銀行部門的1200職位,退出俄羅斯並且關閉亞洲各地的據點,台灣的分行也將受到影響。

巴克萊目前在台有銀行和證券業務,共有55名員工。其中,銀行主要從事企金業務、銷售固定收益商品,共205個法人戶,總資產為新台幣300億元。

法新社報導,巴克萊集團自2014年以來已裁員7000人,這是新任執行長史戴利(Jes Staley)上台後推出的首波裁員行動,已獲集團發言人證實。

這次裁員大都鎖定亞洲地區,巴克萊將大舉關閉澳洲、南韓、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地的據點,由其他地點的機構兼顧這些國家的業務。

這個集團在亞洲仍將維持中國大陸、香港、印度、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據點,同時也將持續亞洲地區的主要經紀與衍生性商品業務。

巴克萊還將完全退出俄國市場,由倫敦處理當地業務。不過,巴克萊的投資部門將繼續專注英國和美國兩大市場。

在倫敦股市,巴克萊集團股價今天大漲2.24%,收在每股186.13便士。由於全球經濟成長緩慢,嚴峻的資金法令對借貸業造成影響,在對投資銀行如此艱困的環境下,巴克萊只是多家進行人事縮減的銀行之一。

(鉅亨財經)金融時報: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尚未開始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在撰文中認為,中國經濟並沒有在向消費拉動型經濟模式轉變。事實上,考慮到居民收入與gdp的比例之低,中國經濟不可能是消費拉動型,而是依然嚴重依賴於以債務為資金來源的投資。中國面臨一個兩難境地:要么繼續推動浪費型增長,要么推動根本性改革——這種改革在短期內可能造成不穩定,長期內卻會結出豐碩成果。到目前為止中國選擇的道路還是前一條。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中國曾經的經濟管理水平享有盛譽。然而,30年前的日本人也同樣如此。事實證明,擺脫高儲蓄、高投資、“后發追趕式”經濟模式,對日本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這一過程至今仍未完成。雖然比起四分之一世紀前的日本,中國經濟發展的空間要大得多,但是中國經濟的不均衡性也更大。此外,與通常認為的相反,向新增長模式的轉型還未真正開始。

應對這一轉型的困難,已經成為中國的難題。當年在日本,當局的聲譽毀於它在應對上世紀80年代“泡沫經濟”破裂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如今在中國,不當之處在它對外匯市場和股市的不當應對。與此類似的,是2007年和2008年金融危機毀了西方金融人士和政策制定者的聲譽。在信貸激增的時代,每個人看起來似乎都是天才。

觀察人士認為,擺在第一位的事情是,目前仍不清楚是否要實現向更平衡經濟的轉型,以及這一轉型如何實現。

部分人又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從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上。這方面的進展看起來確實相當不錯: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15年頭三個季度工業年化增長率只有6%,而服務業則增長了8.4%。然而,這種表面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金融服務業收入的增長。正如西方在金融危機前的情況一樣,這既可以說體現了經濟在向更平衡的“新常態”轉型,也可以說反映了信貸的增長。

經濟模式轉變的根本性指標,應該是儲蓄與投資的下滑以及消費的增長。這種轉型之所以必要,不僅僅是因為許多投資是浪費,還因為投資和債務的爆發式增長有關。如今,中國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遠高於東亞其他高增長經濟體的歷史最高水平。此外,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數據,中國的整體負債率極高,而且集中於非金融類公司。中國的整體負債率超過了多個發達國家,比如美國。

為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國推動以債務為資金來源的投資大舉增加,以彌補外部需求的疲軟。然而,中國經濟最根本的增速卻在放緩。結果是,自2000年代初以來,中國的“增量資本產出率”(讓產出增加一個單位所需的投資)已大致翻了一番。中國的整體資本產出比也很高,而且還在不斷攀升。以邊際效益計算,這些投資很大部分可能都是虧損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與這些投資相聯系的債務也將是不安全的。然而,如果把浪費性的投資砍掉,中國經濟會陷入衰退。

中國需要的,是對經濟結構的審慎調整,讓信貸助推的投資占gdp的比重下降,消費占gdp的比重上升。這種情況正在發生么?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至少可以說發生得太慢了。投資所占比重略微有所下降,而負債率仍在爆發式增長:2007年底債務與gdp之比為157%,2013年底該比例為250%,而2015年第二季度末該比例則為290%。

此外,2013年(有數據可查的最近年份)中國家庭可支配收入與gdp之比只有61%。這比2008年59%的低點稍高一點,卻比2000年的水平低了5個百分點。中國居民還把大約三分之一的可支配收入存了起來。這一點能夠解釋為何消費只占gdp的約40%。而且,收入向居民手中轉移的過程也發生得極為緩慢,而這一過程又是決定性提高消費占gdp比重所必須的。

簡單地說,需求繼續依賴於浪費性的、債務驅動的投資的增長,而消除這種依賴所需要的經濟結構轉型並沒有發生。

還有其他的辦法么?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一個辦法是讓投資減少,用提高經常項目順差來彌補投資的減少。本幣走弱會有助於實現這個目標。考慮到中國人將資金帶出中國的強烈愿望(反映在中國外匯儲備的下滑中),一旦實施美國呼吁中國實施的浮動匯率制,就很可能出現人民幣走弱。不過,如果中國的順差占gdp比重達到比方說10%,將肯定是全球遠遠無法承受的。

第二種可能性是維持比現在大得多的財政赤字。這樣做或許可以將消費能力轉移到中國居民手中,或許還可以把不斷攀升的負債從中國經濟其他部門轉移到政府頭上。

現實情況是,中國經濟並沒有在向消費拉動型經濟模式轉變。事實上,考慮到居民收入與gdp的比例之低,中國經濟不可能是消費拉動型,而是依然嚴重依賴於以債務為資金來源的投資。中國當局面臨一個兩難境地:要么繼續推動浪費型增長,要么推動根本性改革——這種改革在短期內可能造成不穩定,長期內卻會結出豐碩成果。

到目前為止中國選擇的道路還是前一條。然而,這條道路也可能帶來令人失望的經濟增速、飆升的債務、甚至一場金融動盪。

(譯者/簡易)


*本刊僅供參考,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作獲利之保證,請勿任意轉載。

更多財經訊息,歡迎點擊我的 部落格 臉書粉絲團
您的鼓勵,讓我更有動力,謝謝,感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站長信箱|廣告洽詢|COCO研究院

GMT+8, 24-10-1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理財討論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