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lpir 於 11-5-29 12:39 PM 編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能分享出來討論真的很好.以下是針對MACD 您的用法做一個討論,只是個人觀點
使用一個指標,一定要知道指標如何算出的(並不是說您不知道喔)
MACD ->就是短週期EMA-長週期EMA
MACD Avg->MACD的均線
MACD Diff->MACD-MACD Avg
如下圖
所以
MACD 在零軸之下->短週期EMA<長週期EMA(死叉)
MACD 在零軸之上->短週期EMA>長週期EMA(金叉)
MACD 和MACD Avg 密合就是:
短週期EMA和長週期EMA 由發散轉為收斂
想表達的是:
由兩條均線就可以推出MACD ,均線又是價格算出來的.
如果照您這樣用MACD 來判斷,其實看價格形態及量就行了~
如:
MACD在零軸之上開始密合
換成價格的語言就是在漲勢中漲了一段,進入盤整
(盤整量就會縮,成交量變小交易不熱絡推不動價格,或是價格不太動無法觸發交易點位..)
MACD 進入零軸->價格已經開始往下跌了..
另一個問題是盤整後漲破或跌破出大量,此時價格已漲或跌一大段了
實際交易中是否跟著進場??
(K線上下距離變大,Tick 掃過的路程變長,基本上都會出量)
我們看到的現象有些很難或不可能用程式來表現
所以技術指標,我常用來寫程式判斷,因為要簡化k線的型態.
不然很難寫.
在人為操作上,我只看型態和量,再放上均線當輔助
利用價格和均線的關係事實上可以表示出大部份價格指標的狀態.
技術指標是很好的輔助工具,但不要陷入數學圖形的迷思.
如用MACD判斷可以再多觀查量的變化,及統計出您使用的判斷方式
勝率會有多少,規畫出每次進場獲利/損失比,這樣才有意義~
這只是個人感想..如有冒犯請多包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