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7月1日生效,並可能因此牽動到韓美FTA生效日期的提前,美國駐韓大使史蒂芬茲(Kathleen Stephens)就說,美國國會如果再不快批准美國與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出口商在面對歐洲對手時可能處於劣勢。美國的反應顯示,簽署FTA所產生的效果,不僅是簽署國相互開放市場的實際經濟效益,還可能是對其他未簽約國帶來的排擠及壓力。韓國與美國、歐盟簽署FTA,最大目的是要掙脫在亞洲受到日本技術障礙及中國大陸製造能量進逼的夾擊態勢,著眼點不僅是韓美、韓歐間關稅下降的貿易效果,更希望促使韓國成為美歐企業布局亞洲的灘頭堡,因為彼此的技術關係若能因FTA而深化,則可帶來更長期廣泛的利益。從韓國的產業發展過程來看,絕大部分的技術來自日本,卻也因此被鎖定在雁行理論的次階角色,若要脫困,顯然需要另求技術來源。韓國脫困的案例很多,包括三星電子的無限通訊技術來自美國,一舉突破日本障礙;還有現代汽車與歐洲合作,成果直逼日本車廠。
因此,探討韓歐盟FTA的經濟效果,或是對台灣產業的影響,除了彼此貿易總額的增加、移轉或取代關係外,更要看此一FTA的生效,是否會牽動國際產業分工布局的結構性改變。依目前政府及公協會所做評估,就貿易效果而言,台灣輸歐產品有一半以上屬於資訊科技協定(ITA)的範疇,這部分不會受到韓歐盟FTA的影響,但紡織、塑化、運輸工具等產業可能面臨較大的衝擊,而金屬製品、機械等則受到中度威脅。不過,對台灣整體產業貿易的影響,這部分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不高,不算是很嚴重。
就國際分工布局的變化而言,現在尚難斷言歐美企業是否會在FTA的牽引下對韓國有新的戰略布局,但韓歐盟FTA及未來韓美FTA所形成的廣大高階零關稅產品市場,已引起日商的興趣。日本自311大地震後,不斷在海外尋找備援生產基地,再加上韓元貶值,若不考量韓商超越日商的企圖心,對日商而言,韓國似乎是日商經營美歐市場第二生產基地的不錯選擇。依韓國統計資料,累計自日本地震後,韓國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已對外公開的對日招商成果,包含軟體銀行、住友化學等,日企對韓國投資金額已達23.3億美元,加計第一季數字,今年上半年日企對韓國的投資金額達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9.8%。
相對於韓國FTA的外資效果,照理說,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簽署,也應發揮相當的效益才對,亦即外資可透過台灣基地經營中國大陸市場。目前政府所掌握的潛在外資案源,的確也以日本最多,但以案件約17件、金額12.5億美元來看,相對韓國是少了許多。這中間的差異,值得探究並解決。
可能的原因是,韓歐盟及韓美FTA的內容,大部分產品採一次性降稅,而兩岸ECFA則採早期收穫模式,加以大陸對台灣的降稅項目多為中間原料零組件,這對於要經營大陸內需最終市場的國際企業,顯然較不具吸引力;而且,對日本來說,賣到中國大陸的項目倘若是原材料或零組件,因日本的原材料或零組件通常有不可取代性,關稅高低就不是競爭關鍵,非關稅貿易障礙才是重點。
把問題反過來看,韓國可以決心與他國簽署幾乎完全自由貿易的FTA,但台灣能嗎?台灣可以接受與中國大陸或其他國家的完全自由貿易嗎?目前看來是還不行,各部門對自由貿易的協調也有待整合,這是韓國FTA策略對台灣的一大警示:台灣成天高喊要洽簽FTA,但我們要的是何種FTA?僅此一項,政府就沒有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