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用供需觀點解釋,
其實嚴格說來, "滑價",只是一個通用性的抽象概念名詞,
沒有對錯的問題.
交易的面向, 可分成 人工與程式,
再嚴謹一點, 程式可解釋成自動化的人工,
但是所有的流程與邏輯, 必定是人工賦予的,
無論內盤或外盤, 限價或是市價, 通通取決於(供與需),
不可能有例外情形,
總不會說我腦筋裡意念到要下個單,
這個訊號就透過腦波傳到交易系統去,然後成交吧!
假設全市場只有2個交易者,看多的A與看空的B, 現在市場成交價是7800,
A掛限價7790多單, B掛7810空單, 這樣都不會成交.
假設現在市場忽然發生利空,
B 改用市價追空, 結果市場上只有1筆7790的多單,就理所當然的成交了,
於是乎, 我們就會看到"滑價"10點.
同樣的觀念, 衍生市場上有3個,10個,100個,1000個交易者,
每個人想法看法都不同, 出手的時間,頻率,數量,方向,條件也都不同,
由這些不同的組合, 就衍生出真實的市場交易情形.
所以"滑價"是個概念性名詞, "成交價"才是真實的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