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98521713 發表於 13-7-23 00:51

已有 170 人購買  本主題需向作者支付 1 金錢 才能瀏覽 購買主題

balance 發表於 13-7-23 09:03

「一個你平常不會放空的地方,只因為"曾經"擁有過一個多頭部位,你就得『被迫』在這個位置放空;」

「但如果手上沒有持有多頭部位,你根本不會在這個位置做任何動作。」

--> 這一點我倒是有不同的見解,
如果你今天做多,反手做空,那是一個全新的‘進場’。
但是如果你做多,發現錯了,平倉,那不是一個獨立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buy sell 指令有4個,不是兩個。

也就是說,停損和進出機制不完全相同。停損的目的是糾正上一個決定的錯誤,所以不能完全是獨立思考動作。


至於點/面的觀點非常同意,但是說的容易,因為價錢的右邊永遠是未知。。。
在 model 面的過程中,恐怕已經損失慘重。所以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下次再戰。

wilson 發表於 13-7-23 09:07

我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
真是剛好~~
{:4_163:}{:4_163:}{:4_163:}

GOGA 發表於 13-7-23 09:16

本帖最後由 GOGA 於 13-7-23 09:20 編輯

停損到了就出場,沒有什麼對不對的問題,那是事後才知道的,
當然也可以抱著僥倖或不信邪的心態不去停損,沒有說這不可以的!

GOGA 發表於 13-7-23 09:19

如果突破還停留在,真的突破了嗎?
那會變的很複雜,當你把所有突破都當成真突破或假突破,
如此,你的交易策略就會變得非常簡單了。

曾永政 發表於 13-7-23 09:40

這篇內容是不是跟 Facebooke 上的 Mr. Market 發佈的一樣?應該不是 copy 的吧

H0310 發表於 13-7-23 10:27

或者是同一人.....{:4_144:}

mead 發表於 13-7-23 10:33

曾永政 發表於 13-7-23 09: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篇內容是不是跟 Facebooke 上的 Mr. Market 發佈的一樣?應該不是 copy 的吧

下方不是有寫出它的原文出處嗎!

tanym0131 發表於 13-7-23 10:38

對阿,好像是copy的,{:4_660:}

r98521713 發表於 13-7-23 13:26

曾永政 發表於 13-7-23 09: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篇內容是不是跟 Facebooke 上的 Mr. Market 發佈的一樣?應該不是 copy 的吧

是同一個人,不好意思害大家誤會了。

r98521713 發表於 13-7-23 20:15

balance 發表於 13-7-23 0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個你平常不會放空的地方,只因為"曾經"擁有過一個多頭部位,你就得『被迫』在這個位置放空;」

「但如 ...

這當中被忽略的事情是,

「不持有部位」 其實也是策略的一部分。


出場了,後面那段走勢就看似跟你沒關係,但其實這段走勢也是你策略的一部分。


既然這段走勢也是策略的一部分,那這個反向動作必然也是要符合策略,且呼應走勢。

所以這個反向動作對走勢來說是獨立的,與上個時間點的動作並沒有任何關係。

我認為,錯誤並沒有被糾正,只是承認錯誤,並且吃下虧損。
用來判斷錯誤的停損方式,如果事後發現原來你當初是對的,這個停損方式也不會幫你重新進場,

以上是我認為它可以獨立來看的理由。

我並不是說停損是錯的,

由點和面我們可以知道,存在更好的選擇,


其實在這個問題中唯一讓事情不獨立的事情,不是策略,也不是市場狀況,而是資金。


balance 發表於 13-7-23 22:12

r98521713 發表於 13-7-23 2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當中被忽略的事情是,

「不持有部位」 其實也是策略的一部分。


請參照這篇,如果加上資金,就不是面了,也不是立體,肯定是’超過‘ np-complete 問題 (雖然沒有可以超過它的難度。。。)沒意義證明誰對誰錯。。




gijoe5566 發表於 13-8-11 22:00

................................................................

popopop 發表於 13-8-12 15:20

感謝分享---------------------------

st1963124 發表於 13-8-13 00:18

感覺有點微妙

但未來的是誰也不知道

如果這樣不停損

怎麼樣去保證他不會噴下去(上去)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進出場的進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