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問這種問題,表示你想直接知道答案。不幸的是,交易不是考試或學術研究,沒有唯一的答案。試問如果存在標準答案,如今天應該跳空向上,或某某公司股票該多少才合理,那你還有投機的空間嗎?
摸著石頭過河吧,很多事情跟想的不一樣,而你必須建立一套自己的東西,你能用來判定這個想法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就是盈利。
比如說今天做交易檢討,發現「如果」這樣會更好。但如果測試更長的時間,或在市場變化劇烈(如聯準會公佈利率時的美股價格跳動),或不同時間的價格圖,這個「如果」還能發揮作用嗎?還是反而虧損得更多?如果可以寫成程式來測試就更好了,因為人習慣對自己不利的視而不見,寫成程式可以有效的消除這種盲點。測試後常會發現結果跟當初預期的不盡相同甚至被全盤推翻。
比如突破系統好了,當你在程式上寫了大於某某價格後如何如何,你可曾想過如果小於該如何呢?等於該如何呢?要加碼還是把停損上移?還是減碼?還是就不管?我想回測的結果會以虧損或盈利的方式告訴你答案。
如果自己拿不出一套規則應對市場的變化,甚至詢問「你怎麼看?」來換取安全感,那麼我只能說交易不適你處理事情的方式,在運氣還沒用完前離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