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研究院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716|回復: 3

中國大陸新華網上對馬英九政績的負面看法-->很中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1-7-25 11: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塑化劑”風波過去一個月後,6月28日,臺灣喜氣洋洋地迎來了首批抵臺的大陸自由行陸客。
  一下飛機,這批大陸客便收到了臺灣有關方面精心準備的“大禮包”——不僅臺中市副市長親自接機,還被贈予臺灣名品糕點、珍珠奶茶、新鮮水果……
  “問題是,你敢喝嗎?”另一個場合,一位淡江大學教授如是問剛剛回臺的友人。後者猶豫了一下,放下奶茶,改喝白開水。可事實上,已在有“毒”危機中“浸淫”多日的臺灣人很少這麼“講究”,他們繼續吃冷飲、喝果汁。如被問起:“塑化劑”風波真的過去了嗎?他們會說:“慢慢過去了,有部門檢驗呀。”
  有的謹慎、有的隨大流、有的“無所謂”,臺灣人個性的多元化,只是多元臺灣的一個縮影。這裏也有不同的階層:有的富、有的窮:這裏也有不同的“景致”:你可以為阿裏山、日月潭風光由衷讚嘆,但也別因為可能路遇“釘子戶”而太過詫異。
  經歷過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經濟騰飛的臺灣,其光鮮的發展背後,各種社會問題同樣真實存在。當大陸客踏進尋常百姓社區、跟臺灣人同桌品餐時,當臺灣人擰毛巾泡溫泉、大陸客也裸身在旁時,當臺灣人不再眼望著大陸客被遊覽車接去載來、而是與他/她四目相對時,他們所訴說的煩惱與無奈也正是臺灣的另一面

富裕社會的窮人們

    臺灣收入最高的族群,年平均近281萬元,但最底層的窮人全年所得只有9.9萬元,兩者相差28倍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陳斌華發自北京 “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這是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2006年年底針對臺灣說過的一句話。
  大前提出了著名的“M型社會”理論,大意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財富集中在少數富人手裏,如同英文字母“M”一樣,社會變成雙峰結構,一邊窮人變多,另一邊的富人也變多,而代表社會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正在快速消失,大部分向下沉淪為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約有80%的人生活在中下水準。他認為,美國、日本都已步入M型社會,而臺灣地區正在向“M型”發展。
  4年多時間過去了,這一論斷的現實依據在臺灣日益明顯。隨著明年1月臺灣“大選”的臨近,貧富分化問題已開始從社會問題向政治問題演變。


臺灣究竟有多少“窮人”


  2011年1月27日上午,“大陸首善”陳光標從下榻的臺北圓山飯店出門時,遇到一名60多歲的貧婦攔路訴苦,說她沒有收入,要照顧88歲的老媽媽。陳光標一口氣給了總計7萬元(新臺幣,下同。1元人民幣約合4.45元新臺幣)的3個紅包。婦人激動地邊擦拭淚水邊說,自己從沒有一次拿過這麼多錢,得到有生以來最大的一筆錢實在很感謝,也很珍惜。
  當天中午,陳光標準備前往餐廳用餐時,一對父女下跪攔路求助,陳光標再發2萬元紅包給他們……
  臺灣媒體添油加醋的報道,加上獨特的“高調行善”方式,讓陳光標大發紅包的寶島之行深深刺激了臺灣社會,也讓島內的貧富差距問題直觀地顯現在大陸面前。
有大陸人特地打電話問筆者:“臺灣不是挺富有嗎,怎麼還有那麼多窮人?”
  當然,每個社會都有窮富之分,臺灣自不例外。筆者在臺灣駐點居住的亞太會館位于臺北信義區,附近就是101大樓、新光三越等豪華商住大樓:雙B名車和衣著光鮮的男女出出入入;被稱為“貴婦百貨”的商店裏,一個奢侈品牌包動輒數十萬元。而與此僅一條忠孝東路之隔,便看見不少普羅大眾在路邊攤、小地攤和巷子中的小吃店裏辛苦謀生。
  今年5月20日,色彩偏綠的“新臺灣國策智庫”在馬英九上臺3周年前夕公布民調顯示,近8成受訪者認為臺灣貧富差距嚴重;近五成受訪者認為個人經濟狀況不如去年,經濟成長是無感復蘇;約三分之一受訪者認為自己的經濟狀況反而變差
  從1997年開始,臺灣低收入戶逐年增多。2006年之前的6年,臺灣低收入戶平均每年以6.53%的速度增長,相當于每年有13832人淪入下層社會。而臺灣“財政部”旗下的財稅中心在今年4月公布的數據表明,2009年臺灣所得最高的族群,平均年收入近281萬元,但最底層的窮人全年所得只有9.9萬元,兩者相差28倍。
  事實上,貧富差距可能比數據更嚴重。因為低收入戶窮到不需繳稅,而許多有錢人以投資股票、買賣土地房產“錢滾錢”,身家越來越大,但實際上繳的稅很少。
  近年來,臺灣媒體時常有一些家庭因貧窮而走上絕路的報道,自殺成為臺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相關網絡民調顯示,佔臺灣人口60%以上的薪水階層,有75%自認過得不快樂。絕大多數上班族認為自己的經濟狀況屬于貧窮狀態,他們當中有20%的人痛苦指數已達最高級,痛苦的主要原因就是“窮”。
  在臺灣,貧富差距還與城鄉差距、南北差距夾雜在一起。按照臺灣“內政部”的最新消息,就以縣市別來看,臺灣地區平均每戶所得最高的是臺北市,達113萬元;最低的則是南部的農業縣嘉義縣,平均只有62.8萬元。北南、城鄉差距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公司倒閉,只能開計程車”


  在經濟騰飛年代,臺灣從貧困到暴富,曾是一個藏富于民的“橄欖型”均富社會。1998年臺灣的貧窮率還不到1%,但2007年已上升至5.6%,如今更成為一個貧富分化較為嚴重的的“M型社會”。
  究其原因,根本還在于臺灣近十年來政治內鬥不斷,經濟發展陷于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2007年的一次調查結果就顯示,在致貧原因中,選擇“沒有工作機會”的比例由1997年的47.8%升至2007年的62.7%。筆者在臺北經常要坐出租車外出採訪,接觸的司機以前多是在公司、工廠上班,“後來公司倒閉了,只能開計程車了”。
  其次,臺灣當局對解決社會所得分配不均長期重視不夠。據臺灣“財稅資料中心”統計,以工業與服務業受雇員工每人每月平均經常性薪資而言,從2001年至2010年,十年來僅增加4.89%。而同期臺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卻上漲了9.62%,臺灣人均GDP與人均所得卻分別增長了28.8%及31.4%,可見十年來臺灣受雇員工的實質薪資是下降的。再以大學畢業生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中期,“社會新鮮人”的月工資在3萬元以上,現在卻降到2.5萬元,加上物價上漲,初入職場的大學生收入實際上不升反降。臺灣著名經濟學家朱雲鵬也曾指出,造成臺灣貧富分化的根源是當局政策設計失當、執行力不足,如果今後政策仍重“利富”而不重“利貧”,窮人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
  還有南北發展失衡、城鄉差距擴大,也是造成“M形社會”的原因。1949年後,臺灣當局長期重北輕南,南部地區在經濟、文化、社會福利等方面,都與北部特別是大臺北地區“兩重天”。每逢選舉,國、民兩黨都針對縮小南北、城鄉差距開出很多支票,但上臺後卻都落實不力。

貧富鴻溝考驗馬團隊智慧


  貧富分化嚴重,多數基層民眾沒有感受到“馬上好”——特別是兩岸經貿蓬勃發展、臺灣經濟強勁復蘇的好處,這是自2008年5月以來,國民黨在多次選舉中連遭敗績的重要原因。民進黨等反對勢力則趁機操作,在島內政治現實下,貧富差距問題變得日益突出與敏感,成為決定明年“大選”國民黨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對此,馬英九當局不敢輕忽。去年8月19日,臺“行政院長”吳敦義在“行政院”會上表示,當局負有很大的責任,必須正面因應,積極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今年2月,馬英九在主持一次新春團拜活動時,強調“均富”的重要性,希望有關部門全力以赴,實踐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民生主義,讓財富分配更平均,讓貧富差距縮小,讓社會弱勢獲得更多照顧。
  今年3月到6月,臺灣當局先後決定加薪、開徵奢侈稅,同時對物價上漲採取高壓政策。今年7月1日,臺灣開始施行《社會救助法》,調高貧窮線,放寬補助對象范圍與增加補助項目等。按照新制,初步估計低收入戶將由11.2萬戶增加為13.3萬戶;另新增中低收入戶18.3萬戶,總計照顧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的涵蓋率由臺灣總人口的1.18%增加至3.7%。
  不過,在離明年“大選”投票只剩半年的時間裏,民眾還有多少耐心等待“馬上好”尚不得而知。但自藍綠開打選戰以來,民進黨以中下基層代表自居,從貧富差距入手,操作階級對立、南北失衡等問題,撩撥民怨,火上澆油,企圖坐實馬英九和當局“執政無能”。
  “千錯萬錯,都是政府的錯。”島內分析人士認為,盡管貧富懸殊的惡果與十幾年來輪替上臺的國、民兩黨都有責任,但輿論和普通選民很容易歸咎于現在的國民黨,“M形社會”的責任只能由馬團隊來背。所以如果國民黨想延續掌權,在縮小社會日益擴大的鴻溝上,恐怕還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好的辦法與更大的魄力。(作者係本報在臺駐點記者)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rald/2011-07/19/c_13984706.htm
[tr][/tr]
光鮮臺灣的背後
新華網 ( 2011-07-19 10:14:17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發表於 11-7-25 23:4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bacardi 於 11-7-26 12:54 AM 編輯

拿新華網的新聞來PO, 小弟應該稱讚共產黨的媒體嗎?
那 ... 新華網上很多稱讚共產黨施政, 還有推銷一國兩制的文章, 怎麼辦呢? 要說很中肯嗎?

大大特地拿大陸媒體的文章來PO, 讓小弟有點錯亂耶  
 樓主| 發表於 11-7-26 01:00 | 顯示全部樓層
照說中國媒體是要挺藍的,
大概阿九太差了,
連中國媒體要挺藍也挺難的.
發表於 11-7-26 08:0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覺得是中國有點處理不來自身愈來愈多的問題,所以靠說臺灣不好之處來安慰自家人,讓自家人有「原來臺灣也沒多好」那種感覺,才比較不會亂,否則如果真要比,臺灣的貧富差距會比中國嚴重嗎?如果不是ecfa,臺灣的貧富差距不會惡化得那麼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站長信箱|廣告洽詢|COCO研究院

GMT+8, 24-12-22 0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理財討論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