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國境之南屏東縣的政壇孤鳥蔣月惠,無黨無派、獨來獨往,4年前以完全一片空白的政治素人身分當選議員,當時她被稱為「屏東女柯P」。18歲,蔣月惠還很年輕的時候,到一個幫助身障朋友的外國傳教士機構當義工,1991年,這個機構解散了,孩子們沒地方去,蔣月惠辭掉在私校的會計工作,靠貸款和先前每月5萬薪水的存款,成立「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務協會,繼續幫助孩子們。這一投身,就是幾十年。如今,當初的孩子們長大了,她也已經60歲。
但她實在太窮了。先前,她在路邊擺攤賣衛生紙,拉著音調不準的小提琴,希望路人來捐款幫「羅騰園」,但所得有限,她突發奇想,認為選票1票有30元補助,有了這些補助就可以支應羅騰園的支出。說她傻也罷,她總共選了4次。第一次因獲得選票未符補助門檻,連12萬元保證金都被沒收;第二次拿回保證金,但拿不到補助款;第三次得票數符合補助門檻,她「就把這筆錢捐了」。4年前她參選屏東縣第18屆縣議員,終於當選,這次她連保證金與補助款共約26萬多元,還是全捐了。她當選議員後繼續在街頭募款。為何要這樣拋頭露面、忍受烈陽風雨?她說:「還要籌『羅騰園』經費嘛!有時候一整天都沒有募到錢,還因為違規募款被開罰6萬元」;不過,「有一次我記得很清楚,有一天下雨,一毛都沒有,隔天竟然收到一筆10萬元的捐款,後來我才知道捐款人的爸爸之前過世,他看我連續幾天都有去上香,就來街上看我募款,看了幾次後,就拿出10萬元捐給羅騰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