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綠茶妹 於 09-12-17 08:26 PM 編輯
台灣高齡人口比例越來越高,為了減少將來政府的福利支出,內政部打算推動「以房養老」方案,讓有房子沒有子女的老人,可以將房子抵押給銀行,按月向銀行領錢生活,初步規劃,滿65歲每月可以領2萬元,不過有人反應,2萬元根本不夠開銷。
台灣高齡化嚴重,平均每7人就養1個老人,加上少子化問題,未來國家財政有相當比例用在社會福利支出上,盛行歐美的「以房養老」制度,在台應運而生,也就是針對65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將房子抵押給銀行,再按月向銀行請領生活零用金,老人百年後,房子由銀行進行拍賣還錢,有餘額則返還老人的繼承人,不過這其中的風險,包括老人的壽命長短,或是未來房價的漲跌,都是以房養老能不能推行的關鍵,目前銀行傾向借貸位在都會區房子的65歲老人,上限300萬元,算一算,每個月只能領2萬元左右。
廖運義67歲,擁有41坪的自有住宅,每月房貸就要3.5萬,生活開銷至少3萬,還不包括妻子的照護醫療費用,只能說,政府美意,恐怕只有沒有子女,而且窮得只剩下房子的獨居老人比較適合。
-----------
這個方案不錯喔。
這個新聞給我的啟示是,
買房子要買在都會區,
不然想以房養老可能都沒銀行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