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銀行業而言,香港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最賺錢的市場之一,如今香港的這個地位可能不保。
華爾街日報報導,香港向來是滙豐控股(HSBC)、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中銀香港、東亞銀行等業者的金雞母,部分原因是香港為全球金融重鎮,並為中國大陸客戶提供許多服務。
在花旗集團追蹤的所有市場中,香港銀行業員工去年的平均獲利全球第一,大約是美國的兩倍。
港經濟露疲態 衝擊貸款業務
不過,在美中貿易戰、大陸經濟成長放緩、香港「反送中」抗議活動等因素干擾下,香港經濟已面臨壓力。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也在10月表示,香港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亦即經濟連兩個季度萎縮。 香港經濟轉疲,可能意味會有更多貸款變成呆帳,家庭與企業的信用需求也會減少。
與此同時,由於港幣盯住美元,使香港跟隨美國降息,進而壓縮銀行業者的放款獲利空間。香港金管局調降利率,會縮小銀行的放款與借貸利差。
花旗銀行研究部門全球主管高思表示,香港銀行業財源廣進的時代正緩緩落幕。滙豐、渣打等業者陸續在10月底發布財報,投資人可藉此一窺香港銀行業的情況。
彭博資訊報導,滙豐第3季調整後稅前獲利較一年前銳減12%至53億美元,調整後營收也下滑2%至133億美元。滙豐並預料,香港的反政府活動將衝擊旗下業務,並一口氣將因應倒債的準備金擴增74%至8.83億美元。
夾在三強之間 進退動輒得咎
這些銀行業者還面臨其他挑戰。譬如,滙豐面臨的考驗包括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與大陸官員之間的矛盾。滙豐將客戶華為的資料交給美國檢方,觸怒了北京。
網銀競爭強勁 降費捍衛市占
與此同時,傳統銀行業者仍須因應來自網路銀行的競爭。香港政府今年來已核發八張網銀執照,這些網銀不須設立實體分行,背後金主則包括騰訊、螞蟻金服等科技業者,以及中銀香港、渣打、中國工商銀行等傳統銀行。
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公司(BNP Paribas)投資組合經理人菲利克斯‧林指出,為捍衛市占率,傳統銀行可能會降低手續費,並提高存款利率。他說,許多銀行的股價,並未低到足以抵銷信用成本上升等負面因素的水準,因此現在不是買進香港銀行類股的好時機。
REYL Singapore投資組合管理部門主管達里爾‧劉則表示,他的基金未持有任何有大量香港曝險部位的銀行股。他說,香港社會持續動盪,可能進一步衝擊經濟,進而拖累銀行業者。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