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hkcarnby 於 09-12-28 01:30 AM 編輯
隨機的致富陷阱
納西姆.妮可拉斯.塔雷伯也是黑天鵝效應的作者,我比較喜歡這本多於作者後期的成名作黑天鵝效應
內容簡介:
本書談的主題是明明靠運氣才完成的事,卻以非運氣(也就是需要靠人的技巧)的假面貌出現,或者被認為和運氣無關,以及推而廣之,明明是隨機現象,卻以非隨機(也就是早已決定好)的假面貌出現,或者被認為和隨機無關。這種似是而非的現象,經常出現在始料未及的地方,連科學也不例外,但以在商業世界最為明顯和突出。政壇上也能見到這種現象,例如一國總統大談「他」創造的就業機會、「他的」經濟復甦、「前任總統的」通貨膨脹。
在基因上,我們仍和漫遊在薩凡納(Savannah)的老祖先很接近。我們的信念的形成,充滿著迷信──即使現今也不例外(或許必須說,尤以今天為烈)。某一天,原始部落的某個人抓了鼻子之後不久,雨開始下了,於是他煞費苦心發展出一套抓鼻子祈雨的方法。同樣的,我們把經濟的繁榮歸功於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降低利率,或者一家公司經營成功,和新總裁「走馬上任」有關。走一趟書店,架子上擺滿了成功人物寫的自傳,暢談他們如何名利雙收(我們有句話,叫做「因緣際會」〔the right time and the right place〕,可以用來削弱他們所得的結論)。同樣的混淆,也見諸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教文學的教授對於偶然出現的文字型態,下苦功賦予深層的意義;財務統計專家志得意滿地表示,他們在一堆資料中找到了「規則性」和「反常現象」,其實那不過是隨機現象而已。
我們確實低估很多事情中的隨機成分。這一點,或許不值得為此寫一本書來探討,除非是愚蠢至極的專家才會那麼做。令人不安的是科學直到最近才有能力處理隨機現象(可用資訊的成長速度,不敵雜訊的解釋數量)。機率理論是一門年輕的數學學科;把機率應用到實務上,則幾乎不能稱之為學科。
感想:
本書作者讓我了解機率的重要,也點出過去的績效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重要,因為它可能只是一連串的機率造成的,並不保證未來的操作績效。
書中的觀念可能會令某些人士不以為然,但我卻因此而開竅。也因為如此才開始運用選擇權來規避風險並漸漸以選擇權做為獲利的工具。您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以為這是一本選擇權的教學書籍,這當中根本沒有技術教學,更沒有敎您如何買賣股票等交易,只是純粹探討生活中的機率之謎。
我們都知道技術分析不可能神準,但卻有一定的準度,以自我評估自己的波段分析約有八成以上的可信度,這算是不錯的了。但另外那兩成怎麼辦?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常常被這些失誤給教訓,且越是執著於自己的看法的人受傷越重,更多人因此而陣亡,這就是不懂機率所造成的。
本書讓我更能充分的運用自己所學,對於可能不準的部份就利用選擇權來做保險,甚至利用可能的意外來賺取利潤,自此慢慢打開我成為老手後的操作恐懼症。老手贏得經驗卻失去勇氣,這是很多人的毛病。但自從想通了之後,我反而開始走出這個瓶頸,操作上比之從前更加靈活,也不再那麼畏首畏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