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確演繹論證"與"恒真句"的分別
(以下的內容參考李天命的"哲道行者"第144-145頁所寫)
"對確演繹論證"與"恒真句(或稱重言句)"是不同的東西來的. 小弟也曾經混淆過. 所以在此作出說明.
"對確演繹論證"包括前提及結論兩部分. 例如: "投資者仍未最悲觀,大市應該未見底" 這個論證可以分解為:
前提a : 投資者仍未最悲觀,
前提b : 恒指指數值與投資者的悲觀程度成反比 (省略)
結論 : 大市應該未見底
前提b是省略了的, 因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例子2:
前提a : 凡人皆有頭
前提b : 孔子是人
結論 : 孔子有頭
當(且僅當)一個論證滿足"如果前提真, 則必然地結論是真"這個條件時, 這個論證才是"對確演繹論證".
我們不可以把"對確演繹論證"與恒真句混淆, 因為恒真句是必然地真的, 完全不用論證.
而"對確演繹論證"往往由多個綜合陳述所組成, 每一個綜合陳述都要經實際的驗證才知真假, 例如"投資者仍未最悲觀"就不是恒真句.
至於"恒指指數值與投資者的悲觀程度成反比 "就像"太陽由東邊升起一樣", 並不是恒真句, 儘管它們都是真的. 因為"恒指指數值"的定義, 並不包含任何關於投資者悲觀程度的內容, 就像"太陽"的定義並沒有包括"由東邊升起一樣". 兩者都必須經過事實的印證, 才知真假.
另外, 相比於恒真句沒有實際內容的特質, "對確演繹論證"就有實際的內容, 不可視為"空廢".
就算有人認為"太陽由東邊升起"是廢話, 仍不可以將之誤當作恒真句.
我們可以有以下的"對確演繹論證"
前提: 恒真句是空廢命題, x是恒真句
結論: x是空廢命題
但以下就不是"對確演繹論證"
前提: 恒真句是空廢命題, x是廢話
結論: x是恒真句
另外, 有人可能以為例子2"凡人皆有頭, 孔子是人, 孔子有頭" 是重言句, 因為前兩句能推出後句. 那麼, 這人就混淆了"演繹論證"與"重言句"的分別, 因為"演繹論證"的前提往往需要求證, 例如"凡人皆有頭"就像"太陽由東邊升起"一樣, 不是恒真句.
結論:
一句說話"廢不廢"是因人而異的, 正如有人認為"早晨"是廢話, 有人認為是禮貌的表現.
但我們不可以因為認為某個論證"廢", 而誤把"對確演繹論證"當作是重言句/恒真句.
正如有人認為例子2是"廢話", 但不等於例子2就是重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