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研究院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392|回復: 1

轉貼文摘-回應新加坡:臺灣人才流失的原因-->很不錯的blog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2-5-26 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Referral Link: http://www.8z1.net/a1333852188.html

http://breath35.wordpress.com/2012/04/07/文摘-回應新加坡:臺灣人才流失的原因-->很不錯的blog

最近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的一席演講提到台灣人才外流嚴重,戳中臺灣痛處。過去兩三天各界從政府高層到輿論界都在檢討,可謂「尚達曼一句話 台灣人才雞飛狗跳」。然而包含勞委會在內的主流意見都將問題指向薪資過低,殊不知在眾多造成經濟發展失衡的因果鏈當中,工作起薪低只是浮上抬面的冰山一角。

臺灣的產經發展前景值得擔憂,有諸多環節需要檢討分析。

首先是「財團政治」。個人很早就指出台灣以企業內債(對比南韓的國際銀行外債)養成的的發展模式。是造成現下國、民兩黨政策都向財團靠攏的歷史成因。長期以來產業結構缺乏左派的政治關懷,民運和工會不成氣候、也沒有法令保護。這部分屬於歷史共業,其利弊臺灣只能概括承受。但假若財團和科技大廠能發揮企業責任和良心,對外帶頭衝出臺灣品牌,對內保障受薪者生計,則臺灣也可以在全球化高增長模式外取得另類的穩定發展。最需要注意的只有控制尖端人才外流失業問題兩項。

然而,以台資為主的貿易經濟,由於早期的代工市場近年逐步被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吃光,已經陷入了產業危機。由於國際認同的情勢不明朗和英語能力欠奉兩個因素,臺灣要轉型模擬新加坡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模式」將難以為之,當前能夠效法的只有日本和南韓的「產業升級模式」,主打服務、創新、品牌、專利、高科技。

這也是當前檢討下的共識。但若讓我們進一步分析,臺灣的產業升級有四大、或五大限制是明顯可見的

第一點必須指出:「企業缺乏格局和遠見、不知把餅做大,只會對內壓榨勞工剩餘價值,以代工和國際間削價競爭(costdown)模式求存」,不思突破,絕對是窒礙台灣整體發展的主因。

當企業用$22,000的大學畢業生底薪聘僱年輕人,超高工時,一面批判「大學畢業生什麼都不會」,卻又無法提供完善的職場培訓,希望有優質人才橫空出世是不切實際的。

企業和政府都必須認清,由於臺灣的教育模式死板,不善於培養靈活變通的人才,「高工時、低回報」更是對領導及創意人才養成的負面環境。台灣企業應該效法外資留住人才的方式,從大學時開始培訓及挖角,並且以創新思維、跨界合作、在職進修、和分紅獎勵制度等幫助建立優質企業對內文化。

第二,政府對創新技術的研發和青年創業的政策法令迂腐陳舊,技術官僚仍停留在早期製造工業的發展思維。

包括這幾年政府輔導的科學園區、還有生技廠,其實技術程度都只有低劣的代工層級。 更慘的是有很多是台灣設計, 然後廠設在中國, 只能賺三角貿易差額的空殼企業。有真正自己掌握到關鍵核心技術的台廠、能到台積電(TSMC)這種,在該圈內技術水準是領頭羊的公司已經愈來愈鳳毛麟角。

因此,當鴻海總裁郭台銘批判「台灣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只想開一個咖啡店為滿足」時,殊不知,有年輕人想要透過網路賣食補藥膳,政府衛生局、地方行政機關便以各種制度性的理由阻擋。有年輕人想要創立車身彩繪工廠,現行法律不清不楚,值勤的警政單位可以純粹心情針對上路的塗裝車種開罰。多年前親人曾在臺灣創業做跑車進口貿易,更是遭遇技術官僚們外行充內行,以一個急躁不健全的「新頒油耗法規」就卡死這些高級跑車掛牌登陸的可能。

在企業、政府的雙重夾殺下,敢做夢的年輕人愈來愈少。

第三,如果再考量「土地寡佔」的問題,恐怕郭台銘還得再次自我掌嘴。因為這意味著年輕人連咖啡店都開不起了。土地和房產被被用來囤積和炒作,而不是給市民居住和發展工商實業。土地寡佔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背離亞當斯密古典資本主義下增生的一塊突變腫瘤;是銀行、財團以炒地皮、以「買空賣空」的虛擬金融經濟操作淘空實業的陳痾。

這個問題目前在中港台三地都很嚴重。土地寡佔意味著創業門檻的提高;年輕人不論是想要開機車行、糕餅店,早餐店、咖啡店、KTV、服飾店、小貿易商行、或加盟速食業,都因為高租金與酬庸而變得非常不易。只有少數能扳動政策天平以及集資能力夠強的集團能夠從事創業和開發。

面對這個問題,有為政府應該以政策補助干預,實施創業租稅津貼,並放鬆法令幫助新興產業取得實業需要使用的土地。

同時,網路將是另一個突破口。在現況改變之前,網路世代曉得「窮則變,變則通」。不論集資、銷售、文創發表,用網路「在家創業」也不無可能。過去十年在交大發跡的的「無名小站」,和最近才公開運作的「嘖嘖zeczec」都是網創的實例。

最後一個是「全球化的影響」。

最近一家知名的新加坡商來台辦理校園徵才活動,明言工作內容是新加坡同等學歷(公立大學畢業生)者不大願意做的,而「台灣應屆畢業生起薪低且會中文」,是這次跨海徵才的主因。當南韓仁川機場、新加坡的賭場以$50,000台幣的月薪條件吸收台籍的初階工作人員,立刻吸引了大排長龍的面試人潮。這些趨之若鶩的年輕人殊不知,他們填補的不過是當地有競爭力的人才剩下的飯碗,所謂的「五萬高薪」,不過是當地進用自家人才的六成起薪。這些都說明著臺灣下一代正淪為「台勞」的艱困處境。

台灣與中國大陸在當前全球化競爭的差異是,中國在大批低階勞工之外,還能吸引高階菁英人士以及龐大資金進駐,人才永遠能在這種環境下冒出頭。台灣已經喪失這方面的競爭力了。

許多人提出,面臨全球化的挑戰,臺灣卻長期陷入大量虛耗與內鬥,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對比亞洲其他三小龍:韓國人的民族團結、香港人的功利與靈巧善變、新加坡人的嚴明自持,臺灣人族群及門戶之見深、自卑情結嚴重,見不得自己人好,政治意識型態掛帥的媒體和輿論風氣,都亟待從根本改革。

反過來說,如果22k的薪情持續,許多台灣人除了前往海外做台勞之外,未來或許會出現新的選項:即港資、陸資、韓資、星資等將來臺灣跨海設立製造工廠。以「港幹」、「陸幹」、「韓幹」、「星幹」管理臺灣這些低階勞動力。 如果台灣的資方和財團不懂得珍惜人才,我們的青年勞動力在全球化下自動淪為「新無產階級」的時代,恐怕就在不遠的將來。

縱上所述,靈活及實業導向的政策思維,啟發性的教育、和有責任及遠見的企業文化、重金延攬外籍高階技術與決策人才(如大學教授、外籍球隊教練、企業經理人)與本土人才同台良性競爭、網路創意的發揮、智慧和超然的左派聲音,都是關鍵改革要素,需要高位者重視。


 樓主| 發表於 12-5-26 16:18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22k的薪情持續,許多台灣人除了前往海外做台勞之外,未來或許會出現新的選項:即港資、陸資、韓資、星資等將來臺灣跨海設立製造工廠。以「港幹」、「陸幹」、「韓幹」、「星幹」管理臺灣這些低階勞動力。
------------------------------------------?????
這點我們沒那種大陸人的好福氣,人家去大陸設立製造工廠至少是因大陸地大土地成本不高,
台灣呢?
就會走另一條路,就是專業人才被陸幹,韓幹管理做一些工程專業的代工工作,
而沒工程專業背景的人就自己自行解決吧.
至少我知道原本網通業和封測業是台灣強項,但現在韓,陸都早己登台招兵買馬了.
他們有些是隱身在一些台灣民營的科技園區裡,和早期歐美外商不同的是這些領域原本
都是台商的天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站長信箱|廣告洽詢|COCO研究院

GMT+8, 24-12-22 0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理財討論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