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綠茶妹 於 12-8-28 22:12 編輯
自從我們搬到新房子之後,
過著舒適的生活,但是說實在的,
這麼大的房子很舒服,卻不會生錢,隨時間拉長會漸漸變舊。
經歷了賣掉舊房子的經驗,
讓我感覺園區附近的三房變現性極佳。
我曾問過仲介,什麼樣的房子不好賣?
他說屋況不佳的房子不好賣。
還有,坪數太大的房子也不好賣,
例如在新竹,100坪以上的房子不好賣。
所以我們的想法,可以再投資三房,
或是換一間店面。
擁有店面一直是我們的夢想,所以我們開始了看店面之旅。
噹噹噹~~~下面就是第一站,睿海店面。
睿海社區三面(還是四面?)臨路,建美路、建功一路和公道五路。
我先看的是上面建美路的店面。
資料如下:
開價2988,樓高地上1~4樓半,地下1樓是車庫,
地下1樓的車庫外有鐵捲門,與睿海社區的其他大樓居民同一個進出車道。
臨建美路。
地下1樓最多可以停3台車,不過面寬很小,不能併排進出。
店面寬5米,主建物坪數78坪多。無電梯。
昌益近幾年蓋的房子都是這樣子,店面在最前面一排(假透天),
面寬和單層面積都非常小。
優點是地下室有車道。
如果要做生意搬貨,或是樓上住人進出都相當方便。
以前沒看過昌益的店面。
我知道很多社區的店面只有單一出口,不能從店面的後門進到大樓中庭。
也沒有地下室,地下停車場的車位要另外買。
我看完是感覺價格還算有親和力,
2988打個85折好了,
2540左右,空間滿大的。
如果屋主住那邊,還可以享受社區的公設,睿海的公設滿不錯的。
不過,這間的最大缺點是不熱鬧!
做生意做不起來。
面寬5米我也覺得怪怪的,我覺得它比我家客廳的寬還要小。
我家客廳實測牆面到牆面是433公分。
下次應該帶捲尺去量量看。
===========我是分隔線=============================
後來仲介小姐又帶我們去看另一間也是睿海的店面,
這間資料如下:
開價3988,樓高地上1~4樓半,地下2樓是車庫,地下1樓是夾層,
地下1樓最多可以停3台車。
臨建功一路。
店面寬5.5米,主建物坪數101坪,加上夾層的面積是120坪。有電梯。
帶租約,每個月6.6萬,租約還有3年。
這間的條件就優多了,建功一路比較多商家。有電梯上下樓方便。
不過它的租約太差了,如果3988*0.85買到,
那麼報酬率=(6.6*12)/(3988*0.85)=2.3%。
因為這個店面就是仲介公司本身,
要是夠便宜的話,仲介公司會自己買下來,
顯示它沒什麼投資價值。
而且還要被這個便宜的租約綁起來,非常的不優。
不過面積很大。
令我感覺到新鮮的是,夾層出現在地下1樓,非常特別的隔局。
它們B1是做成大會議室,空間很大。
==============還是分隔線=================
最後要請教一下版上的專家,
請問1樓挑高店面,例如挑高7米自己隔夾層,有沒有什麼問題?
關新路上的月影店面就是這樣子的物件,
權狀上只有主建物30坪,但是做完夾層後就變成60坪超大,
而且它的面寬超寬,至少有6米。
光是看面寬也覺得很優。而且我覺得它的地點滿明顯的,
去日光公園散步散完順便買買東西。
但要是不算夾層就只有30坪,價格也是3千多萬。
如果和小面寬、5層樓,主建物80坪的店面比起來,
(如:光復路上有昌益蓋的店面,和我上面介紹的睿海非常類似。
成交價也是3千多萬)
你會選哪一種?
最近在賣1坪100萬的世界島店面,挑高10米,
號稱可以加隔2層夾層,50坪立馬變成150萬。面寬9米多。
但是真的有人做2層夾層的嗎?
版上有沒有高手回答一下店面夾層的問題?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