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綠茶妹 於 12-11-21 22:19 編輯
每次看完Cstrategy大大的文章都非常有寫作的動力,果然分享不但能使自己成長,也能鼓勵別人成長。
以上是前言...本文從下面開始...
不知是客戶太懶還是要處理的事情太多,
根據我工作幾年的經驗,客戶喜歡簡單直接。
舉個例來說,
我們公司的產品有A B C D E共5個。客戶表明對我們公司的產品有興趣之後,
就直接告訴他哪種最適合,比方說B,
那就說B,
不要跟他東扯西扯介紹全系列的產品,再給他選。
我發現很多客戶不知道他要買什麼,
比方說他告訴你,他希望用了我們的產品,能夠使他的產品更提升。
這種模糊的陳述,我們就得從以往的經驗裡找出能適合他的產品。
我今年搬新家時,找了一家非常厲害的窗簾店,姑且稱它Green好了。
一般的窗簾店,客人一進門,
店員會介紹架上陳列的各種質料,並且大概報一下價格。
需要的話,再請他們丈量後,回店裡挑。
Green不一樣,Green要求一定要先丈量、然後約時間,
直接到店裡,不接!
沒丈量,也不接!
另一點,他們希望家具裝潢已經買好做好才挑窗簾。
Green在網路上放的作品相簿相當吸引我,除了一般的裝潢作品之外,
有一些很特別的窗簾,比方說山中渡假木屋裡,3層樓高的大面窗用的超大電動窗簾。
還有聽說Green接了很多新房屋的團購訂單,一次就做了50、80間房子。
我猜社區會大量團購的店家應該價格很便宜。
所以我請約了時間請他們來丈量。
(下圖是我說的那個木屋用窗簾。)
負責丈量的是一位可愛的妹妹,
大約10幾分鐘就全部量好,
過幾天我相約到店裡挑窗簾。
Green的店面非常小,裝潢也很舊了。
我們一家人坐下來,
老闆娘打開超大的液晶電視,展示Green妹妹在我家拍的照片,
她依我們的家具風格、顏色及牆壁顏色,
已經挑好要什麼布什麼紗,連桿子都挑好了。
我們只有少許的選擇,例如2色挑1色,或是2種紗挑一種。
我家5扇窗簾+3個浴室百葉窗,在1小時內就搞定,3萬元的生意談好了。
我覺得還滿有效率的。
一般的窗簾店讓我左思右想,Green的老闆娘憑她的專業,
做了套我喜歡又便宜的窗簾。
售後服務也相當的好,我家小孩皮到把窗簾的打摺都弄散了,
Green收回去重車之後再拿來幫我裝上。
這一家小小的窗簾店,
只有老闆娘加2位丈量的妹妹,
你猜營業額多少?
每個月大約100~150萬,1年1千多萬。
她們沒有請師傅,裝窗簾是找合作廠商的師傅,論件計酬。
我覺得營業額相當驚人。
我想不出來窗簾要怎麼樣才好用好看,我擔心有些布看樣品很漂亮,但是放大成一片窗簾之後變醜或是不搭。
Green的老闆娘挑的窗簾,我都很滿意。
這就有點像你去剪頭髮,設計師問你要怎麼樣的髮型,
你通常也只能大略的說你喜歡的感覺,不太可能和設計師說該用什麼刀法。
=================分隔線==================
前幾天寫一封e-mail給客戶,
寫不好被業務罵。
客戶問我的是A產品的性能,
因為我工作很忙,我找一張有A B C性能的現成的ppt檔,
就貼上去了。然後我就被罵。
業務說我們要推銷(推薦)給他的就是A,
不要給他B C造成他的困擾和誤解。
等一下他又覺得A好像沒有這麼好,人就是常常三心二意,不是嗎?
雖然我們會策略性的推產品,但是推給客戶的產品必定是能用的,
A是經過我們的選擇之後,符合公司利益及客戶需求的產品。
只要回覆簡簡單單的答案說A很好。這樣子就可以了。
總結:
直接幫客戶找一個最佳產品給他,透露的資訊越簡單越好。
現代人太忙無睱花時間去調查每一種產品。只要能切中客戶的需要就是好產品。
黎智英說,做生意就是幫別人解決問題,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很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