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個政府基金叫淡馬錫控股,替新加坡公民掌控超過1600億美元資金,為政府基礎建設、公共退休基金、教育和國防支出做出貢獻。 在國際經濟學中,這部分沒什麼特別的。每個國家或有些大城市都有政府控制的基金,他們常常會聘請基金經理人,並找董事會來監督他們的表現,確保他們的投資報酬率盡可能的高。例如加州的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S)就是世界最大的公務員退休基金之一,專門來管理加州政府公務員福利,台灣也有許多類似但比較小的政府基金。
淡馬錫特別之處在於它不只是表現最好的政府基金之一,每年都提供新加坡公民非常好的投資報酬率之外,它也是非常有名讓人想去工作的公司,他們聘人也不會管你是不是新加坡人。當我在念研究所時,淡馬錫是少數每年會去全球最頂尖商學院招募新人的政府基金之一,並以之聞名。(當我快畢業時,中國政府投資基金也開始出現在校園中招聘許多優秀的MBA同學,這對其他亞洲國家和台灣都是一個警訊,如果我們仍然不相信或拒絕接受台灣有很大的問題且落後其他人的話。)
從一個台灣人的角度來看,我很確定我們多數人可以想像那些掌控台灣政府投資基金的人。他們可能考過了要死記強背和過時的高普考,根據考試分數分發,並隨著年資逐漸升遷,最後成為基金經理人。或許他們之前有一些外部經驗,但是很有可能他們多數受限於傳統台灣政府心態,背景,以及薪水。一個中階的管理者,可能拿5-8萬元台幣—一個公務員的薪水。 當淡馬錫在招募年齡約30歲頂級MBA時,他們提供的起薪是多少呢?
大約年薪新台幣750萬元。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這個數字令人吃驚甚至是無法想像的。事實上,他們每年僅從最頂級的商學院聘請1-2人,不管學生是哪個國家的人,而對我的同學來說,獲得淡馬錫的面試或是工作,就像拿到高盛或是Google工作機會一樣有名。這個薪水金額其實並不算奇怪,因為大約就跟高盛或是摩根大通支付類似職位的薪水是一樣的。
淡馬錫的邏輯很簡單: 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國際級最好的表現,那我們就需要最優秀的人才,而為了要得到最優秀的人才,就需要提供世界上最好的薪水和最好的工作環境。 所以你還會很訝異這個基金是世界上表現最好的政府基金之一,提供高報酬率並增加公民福利嗎?
相比之下,台灣現在在幹什麼? 幾個月前,有一個電視新聞台的特別報導比較了台灣類似職位的薪水,然後說這些工作薪水比台灣平均公務員多了多少。整個報導基調是偏憤怒、指責,好像這個新聞報導是在為台灣民眾伸張正義,而「肥貓」這個詞出現在整個報導中。 情緒性的報告、不理性的控訴,這些都是為了要讓一般公民生氣。因為大家都沒賺這麼多,於是每個人在看報導時很容易相信:這世界上所有問題都是這些肥貓造成,而砍掉這些高薪者的薪水就是每個問題的答案。 一個進步的國家應該要試著把給每個人的餅做大,而不是把每個人都拖累到比較低的水準。 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一個如此負面,幾乎是敵對的社會呢? 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關於公務員退休福利永遠的爭論。
這些日子來,每次有經濟不佳的新聞時,幾乎立刻就會另外一個爭論或是報導說為什麼台灣公務員福利相較於其他工作來說這麼高,而他們應該要被大幅的削減才對。 或許某些部分是對的。有些公務員福利的確是過時、不合理,需要改變。 但討論如何改善經濟和改變舊的福利制度是兩個完全獨立的議題。僅僅取消本來給某個族群的福利並不會突然讓經濟變好。我們應該要認真研究並改變政策。此外,如果你是一個公務員,在工作了30年後,本來在你30年前進來時答應你的福利就在退休前突然取消,這樣不會很不公平嗎? 這就是台灣奇怪的現況。媒體報導和我們許多人現在都相信,每件事情可以怪罪到一群人身上,而如果我們把每個人都拉到同樣的水平,某種程度上就會有更公正的社會。
理性思考: 如果明天所有公務員或老師的福利都被取消,每個人都一樣,其他人的生活會突然變好嗎?我們的薪水會突然變高?國家會突然更有競爭力? 當我們第二天早上醒來,我們不是依然要冷靜地面對同樣的議題和問題嗎? 如果我們總是拉下那些我們認為比較好的人,就像是文化大革命時中共的紅衛兵那樣,這個社會要如何前進? 幾個月前,我參加一個研討會,討論台灣新聞和媒體現況。聽眾中有個學生舉起手站起來對著台上的記者和編輯說: 「你們為什麼總是報導這樣的垃圾?現在台灣一大堆亂象都可以怪到媒體環境上,你們老是從Youtube上蒐集影片來報導,指控社會上每個人,一直報導醜聞、死亡或是八卦,從不報導好的新聞或是正面的發展。」
一位資深編輯馬上回答說: 「因為你喜歡看。 因為混亂、糟糕的新聞和指控能拿到最高的收視率。因為那些關於政府或社會良好進步發展的正面報導,收視率總是不好。因為台灣民眾喜歡看這種每件事情都是政府、政客、大公司或其他任何人的錯的新聞,這樣他們可以罵他們而不會怪自己。我們只是給你想要的。」 這篇文章的重點不是在討論基金經理是否值得拿這麼高的薪水,或是為什麼我們要和新加坡比而不是韓國或是泰國。重點是要提醒我們,當我們暫時抽離開台灣的觀點,從這些每天淹沒我們的交相指責離開時,其他國家做了什麼事情來在國際上保持競爭,看看許多國家已經領先多遠,而我們現在的爭論有多小又多沒有意義。 為了讓社會進步,我們應該努力成為最好的,而不是把每個人都拉低到一樣的水平。 在許多方面來說,我們所有人都該為現在的情況負責,因為是我們自己想要失敗,這樣我們就可以怪罪其他人,然後繼續惡性循環下去,永不停止。 直到有一天,作為一個公民,我們終於從自己改變起。
作者簡介_Joey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現年30歲,離開三麗鷗準備在台北開始創業。
今天早上看到這個 覺得常常我們都在怪政府怪社會 有時候也要檢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