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受到證所稅干擾,過去一年多來,量能、市值、周轉率均不如亞洲主要股市;市場大戶表示,「可以外出的資金,早已出走了」,雖有些資金化身為外資回流台股,但國內並未有實質政策及基本面利多誘因,使得資金持續停留在海外。
台股低量成為常態,即便證所稅修正案通過,大戶資金依舊回不來,券商圈高層私下表示,證所稅對台股的傷害,可能需要二到三年的時間來弭平,需有適當的政策,以及對適當的整體規劃來激勵,才有助於市場恢復活力。
一位曾活躍於東區號子的陳姓大戶表示,國內可以外出的資金早已撤離,雖有些資金化身為外資回流台股,但國內仍有外匯管制措施,加上主計總處下修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且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市場經濟表現又優於台灣,國內的產業競爭正面臨日本跟中國的夾擊。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認為,台股未能放量是證所稅實施後,大戶資金未歸隊所致,但證券專家昨(4)日指出,國內整體產業面、景氣面仍顯疲弱,加上政府未能提出實質政策提振散戶信心,是台股量能不彰的主因。
劉坤錫分析,以往景氣好的時候,產業受惠景氣向上,類股齊漲,但現階段景氣不佳,國內產業面臨結構調整,類股中僅有大型指標股、具利基型優勢個股展開輪動,不易見齊頭式的多頭行情。
券商高層指出,現階段要大戶資金回流,政府需提出整合型配套政策,包括稅賦、外匯措施、上市公司基本面利多誘因、產業政策等,而不是以喊口號方式要求資金回籠,光仰賴金管會喊話並非萬靈丹,需跨部會共同調整政策走向。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4)日說,課徵證所稅上路後,台股每季交易逾5億元的大戶跑掉近半,對照實施前台股大戶有1,253戶,但現在只剩664戶,股市大戶至今沒有完全回籠,台股成交量無法做大。
曾銘宗指出,台股基本面不錯,上市櫃公司第3季獲利比去年同期成長高達59%,相信過一段時間,股市大戶處理調度資金後,會慢慢回流台股。
另外,針對上市櫃公司適用IFRS國際會計準則,明年起可將投資用不動產採市價入帳,到底整體上市櫃公司增值利益屆時有多少?曾銘宗昨天首度公開提出數據,他表示,估算應在4,000億元以上,但是有關保險業不動產評價利益認列損益表部分,還會再研擬。 要一些時間,但是金管會已經採行各項措施,明年將開放先買後賣現股當沖,讓股市交易機能可以充分發揮,反映產業基本面。上市櫃公司今年第3季獲利成長很好,基本面其實還相當健全,股市應會反映基本面。
全文網址: 券商:證所稅傷害 三年才能弭平 | 股市要聞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