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美股交易資訊透明化,有越來越多人加入這廣大的戰場
不斷地花大量精力和時間閱讀、剖析各類資訊和研讀技術面
但卻鮮有文章和報章雜誌介紹成交明細(TAS:Time and Sales)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歸納出兩個原因:
一. TAS例子難以蒐集:
成交明細一閃而過,交易員於當下是雙眼盯盤、手放鍵盤,
專注解讀獲利與虧損的可能性,沒有時間且無法分心拍圖與貼圖。
二. TAS例子較為抽象且資料難以保存:
打開技術分析軟體,很難找到過往的成交明細資料,
造成該K線的形成過程無法被詳細剖析,因此強弱等級劃分就會不精準
總歸一句,TAS是動態的
TAS畫出K線,K線再衍生出各類型技術性指標
這三大部分何者為重?
坊間各書籍多著墨於後兩者,後兩類屬於靜態
看圖說故事和上網就可盡得的輔助性指標。
並不是強調後兩者不重要,而是大多數人忽略源頭TAS的重要性
當沖過程裡,大多是利用後兩者(事後)判斷趨勢所在,TAS則是選擇進場點位;
透過TAS觀察進場點位越來越差,部位出不掉,
便可得知當下不是好進場點,甚至趨勢可能反轉
就以當沖角度,當一隻強勢股拉回,該何時進場與該不該進場,
就相當依賴TAS告訴你的成交量能縮放、成交點位顏色與成交時間
且可以詳細得知該K線的組成過程。
TAS代表股票行為,讀懂TAS,助於研判股票行為,增加獲利的可能
學習TAS判讀既然無法透過書籍,就只能由模擬盤或實單練習。
專心盯盤,細細感受當下強弱,成果就會日漸明顯,
盯盤耗神,但你的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