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單周流入A股和中概股的資金量,創了6年以來的新高。
“7月24日至30日,外資加速湧入A股和中概股,流入資金量達到21.4億美元。”申銀萬國研究所高級策略分析師謝偉玉指出,7月末這一周,外資流入量已超過2012年12月那波外資流入的峰值,創下2008年4月以來的新高。
EPFR監測數據顯示,這一波外資流入始於6月5日,持續流入已有兩個月,總流入資金量達54.3億美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基於外資持續湧入A股,國內機構紛紛緊急調研QFII機構的投資邏輯和投資方式,以更好地佈局滬港通行情。
外資流入放巨量
“7月最後一周流入中國的外資放巨量,達到2008年以來的峰值。”謝偉玉指出,7月24日至30日,外資加速湧入A股和中概股,流入資金量達到21.4億美元。
EPFR監測數據顯示,這一波外資流入始於6月5日,至今持續流入已有兩個月,總流入資金量達到54.3億美元。
“資金流入放量出現在7月23日,單日流入達到7200萬美元。隨後加速流入,在7月30日達到峰值,流入量達到7.6億美元。”謝偉玉說。
謝偉玉根據EPFR數據統計發現,自2008年至今,外資單周流入中國股票超過10億美元發生過9次,而單周流入中國股票超過20億美元僅有兩次。一次是在2008年4月3-9日流入21.7億美元;還有一次是在2012年12月6-12日流入20.7億美元。
以此來看,7月24日至30日這一周,外資流入量已超過2012年12月那波外資流入的峰值,創下2008年4月以來的新高。
而謝偉玉根據歷史經驗判斷,此次資金淨流入的趨勢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2008年流入量出現峰值後,此後延續4週淨流入。2012年12月流入放巨量後,後續持續流入10週。”謝偉玉指出,2012年9月6日,美國實行QE3政策,隨後資金流入A股和中概股長達24週,合計流入205億美元。其中,2012年12月出現峰值後的10周流入量達到107.8億美元。
在業內看來,外資加速湧入A股和中概股,10月滬港通預期升溫帶來的套利機會是重要驅動因素。
“恆生國企指數自3月20日至今已上漲超過21%,而上證指數幾乎平盤,7月23日AH股價差擴大至11%這一八年新高。”謝偉玉說,7月以來,申万策略團隊到香港的QFII機構路演了一圈,發現外資對滬港通的關注程度明顯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7月末,在香港和海外發行的跟踪A股的ETF亦受到海外資金的追捧,集體出現巨量申購,場內成交量也迅速放量。
港交所公佈的每日規模信息顯示,7月最後一周,三大主要RQFII-ETF產品南方東英A50ETF、博時A50ETF和華夏滬深300ETF獲得資金流入規模高達35.5億元。其中,博時A50ETF流入資金量最大,一周流入資金達到24.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