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皮皮: 鴻夏戀又破局了 外界普遍認為,日本保護關鍵技術是鴻海(2317)這次還是沒能買到夏普主因,不過《日本經濟新聞》(日經)報導指出,鴻海提出價碼誘人,被拒於門外的理由令人困惑,無論從「資金邏輯」或「國防邏輯」都無法令外資信服。 《日經》指出,日本《外匯及外國貿易法》從國家安全保障的觀點出發,限制外資對日本國內企業的投資,但觀察日本國內的併購,存在資金與國防邏輯都難以判斷的案例,被視為基本「塵埃落定」的夏普重建問題,正是典型案例。 報導指出,目前看來官民基金日本産業革新機構(INCJ)將主導夏普重建,將有各種疑問浮出水面,若僅從金錢方面看,拒絕鴻海收購的理由是什麼?為了實現收購夏普,鴻海據傳將收購金額從當初的5000億提高至7000億日圓左右。另一方面,為了對抗鴻海,INCJ將對剝離液晶業務之後的夏普總公司的出資額,由當初設想的約2000億提高至3000億日圓以上。 此外,由INCJ主導夏普重建的大道理意在防止技術外流,但是哪些人根據何種標準做出判斷?INCJ又是否真能提出好的重建計劃? INCJ做出決定前,或許應給出簡單明瞭的説明,否則外國企業經營者和投資人就有可能再次認為,「日本果然難以理解,還是沒有改變過去的做法」。需要獲得詳細解釋的不僅是鴻海。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inance/20160125/782801/papersec_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