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B大的分析, 很有基礎科學的人的精神!!
1. 時間長度造成的MDD其實是簡單的機率問題: 這部分在"計量技術操盤策略" 一書中, 已經有分析了, 建議可以看一看!!
2.策略間的相關系數,某種程度是由於「持倉長度」造成的??? : 策略間的相關系數變因太多了, 舉凡順逆勢, 操作週期, 都會影響, 持倉長度自然也是其一!! 因為設計策略的邏輯太多了, 變因自然多!!
3.控制資金MDD的方式,其實是調倉的「頻率」以及各商品自身的「波動率」??: 這部分也有完整研究了, 也就是馬可維茲的投資組論! 組合的波動率與策略相關性, 分配權重, 個別策略波動率有關!! 自行看書會比我說的詳細!!
大部分人喜歡用 MDD 判斷策略失效與否, 其實不是這麼好! 例如投硬幣, 投久了, 自然會出現越來越多次的連續反面, 投超過一千次, 就有機會看到連續的十次反面, 這並不代表這個硬幣變的不公正了!! 比較精準的判斷建議從策略波動率裡去找答案!! 如想簡單一點, 直接看淨值曲線的斜率, 斜率表示的是多筆交易, 也就是大數據之後期望值的表現!! 這遠比只看MDD有意義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