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研究院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43|回復: 0

【A股入摩的影響?對港股有影響嗎?到底能不能納入MSCI機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7-6-19 13: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股納MSCI周三揭曉 市場不看好 資金提早離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AFP)
A 股第 4 度闖關爭取今年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結果將於香港時間本周三 (21 日) 揭曉。市場普遍對 A 股「入摩」機率仍屬「五五波」,月初有資金流入而一度出現溢價的 A 股 ETF 南方 A50(2822-HK),上周股價回復折讓。分析認為,這反映市場不看好 A 股順利「入摩」,炒作資金及早出貨離場。

綜合香港明報、文匯報報導,對於這次 A 股能否被納入 MSCI摩根士丹利早前重申機率超過 5 成,高盛亦指 A 股「入摩」的機率達 6 成,並指若 A 股一旦「入摩」,料未來 5 年,將帶來 210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股市。
但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雖然部分大行預期 A 股「入摩」機會逾 5 成,惟市場「行為卻很誠實」,南方 A50 及新加坡 A50 上周陸續有炒作資金流走,反映市場不看好 A 股順利「入摩」,及早出貨離場。
由於大陸股票市場仍面對不少掣肘,如買入 A 股不能即日出貨,加上國際市場仍擔心中央操控人民幣,預期 A 股「入摩」機會少於 50%。
資料顯示,南方 A50 本月初獲資金追捧,8 日及 9 日更一度出現溢價,交易價格分別較基金資產淨值價 (NAV) 高出 0.106% 及 0.086%,不過,上周四 (15 日) 起交易價格已回落,NAV 折讓近 0.5%,上周五 (16 日) 折讓收窄至 0.285%。
另外,新加坡交易所發行的中國 A50 指數期貨在本月 9 日創出 11300 點高位後亦持續回落,最新未平倉合約由去年 11 月高峰期的 78 萬張,大減至目前約 61 萬張。
為了讓 A 股順利「入摩」,MSCI 早前把 A 股納入全球指數範圍大幅縮水,股票數目由 448 檔縮減至 169 檔,並建議只納入通過滬、深港通買賣的重磅 A 股。


A 股 16 日收盤

但目前仍有不少絆腳石阻礙 A 股「入摩」,包括:公司停牌限制、國內假期股市交易安排未能與國際市場接軌、投資 A 股的金融衍生品需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等。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預期 A 股「入摩」機會約 50% 至 60%。即使最終闖關失敗,他估計對 A 股的影響亦不大,「『入摩』後資金追入最多 200 億元,A 股 1 至 2 日的成交已經可以抵消」。
截至上周五 (16 日),滬指報 3123.17,跌 0.30%,創指報 1810.05,跌 0.34%。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兼聯席主管蘇國堅表示,A 股在 MSCI 新興市場權重僅佔 0.5%,加上基金經理約一年後始追蹤新指數,預期即使本周三宣布 A 股「入摩」,股市難有明顯升幅。
港股方面,從技術走勢而言,恒指反彈至 20 日線受阻,並連續 2 日未能重返其上,短期回調壓力未消除,在入摩前,恒指或會下探 25400 點水平。但只要恒指守於 25000 點之上,仍屬健康整固。如果本周 A 股成功「入摩」,料港股短期會有炒作,但升幅不會太大。
恒指上周五收盤報 25626 點或 0.24%;國企指數漲 0.37%,報 10384 點;紅籌指數漲 0.32% ,報 3986 點。大盤成交量 798.4 億港元。


A股能否入摩 21日揭曉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距離A股第四次衝關MSCI新興市場指數只剩三天。大陸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日前表示,證監會對A股納入MSCI態度一直是歡迎的,改革開放的節奏不會因為A股是否能納入MSCI指數而改變。

中國證券報報導,MSCI將於21日公布年度市場分類審議結果,審議結果會在當天上午4時30分上傳至MSCI網站。審議結果公布後,MSCI將召開兩場媒體電話會議,專門回答媒體提問。
華爾街見聞報報導,張曉軍16日在證監會例行記者會上重申,證監會認為,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沒有大陸股票在裡面都是非常不完整,「A股是否納入,決定權在MSCI,這是他們的商業決策」,但不管是否納入,大陸的股票市場,包括整個資本市場,沿著市場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是不會改變。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曾在2月表示,證監會與MSCI討論納入的過程當中,也反映了一些訴求。有些訴求與大陸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方星海表示,這些訴求會堅決推進,推進的節奏是由大陸市場本身的發展決定。
為了推動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證監會也積極修改了證券市場規則。例如,證監會過去數月滿足了MSCI的兩大關鍵要求:限制上市公司停牌,並且明確外國投資者在跨境投資機制下的受益所有權。
MSCI指數編撰方MSCI明晟公司為了推進納入A股也做了努力。方星海曾在1月出席達沃斯論壇時表示,大陸與MSCI在股指期貨上的觀點存在分歧,大陸並不急於加入MSCI全球指數。隨後的3月23日,MSCI明晟公司提出了新的方案,調整內容「明顯提高了納入的可行性,超出了市場此前預期。」
新框架的變化主要體現了MSCI對大市值以及流動性的重視程度,也就是對可投資性和配置價值的加碼。




A股入摩與否直接影響港股本週走勢


上週市況簡評
美聯儲上週宣佈加息0.25%及披露縮表時間表,香港金管局公佈跟隨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0.25%至1.5%。預期市場流動性受美國加息而降低及港匯走弱,港股表現直接受到影響,恆指五連升後斷纜,出現調整。

總結全週,恆指週五收報25626點,全週累跌403點或1.55%,平均每日成交縮減至約796億港元。國企指數跌幅更為顯著,週五收報10384點,累跌207點或1.95%。


美聯儲減息及縮表路線圖趨清晰

美聯儲投票以8比1通過加息0.25%,聯邦基金利率升至1%至1.25%水平。官員預測今年還會加息1次,明年預測加息達3次。縮減目前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方面,美聯儲披露年內會縮減買債規模。美國國債起步每月縮減買債60億美元,及後未來12個月內每季增加60億美元,直至每月縮減規模達300億美元上限;按揭抵押證券(MBS)起步每月縮減40億美元,及後未來12個月內每季增加40億美元,直至每月縮減規模達200億美元上限。因此,每月縮表規模最終上限為500億美元。

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縮表的過程將是循序漸進及可預期的,估計需時多年才可大幅降低資產負債表的規模,相信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最終會較2008年金融海嘯前為高。


美國加息後,本港資金流向美元資產進行套息活動將趨於活躍,港匯目前已跌至7.8附近徘迴,預計未來還將會走弱。減少買債的效果類同加息,會抽緊市場的流動性,但初期規模偏少及漸進的,所以對市的負面影響大為降低。本港金管局在美國加息後公佈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0.25%,但本港銀行體系流動性非常充裕,銀行的最優惠利率暫未跟隨上調。內地仍未跟隨加息,估計人民幣匯價短期受壓,但跌勢已放緩很多。




A股入摩與否很大程度決定港股本週表現

MSCI將於6月21日凌晨公佈A股能否入摩。即使入摩,相信初期只有被動基金跟隨,估計大約100美元規模資金流入A股,相對每日約四千億人民幣的成交來說規模是相對小。A股入摩結果公佈前,估計大市在25500附近有支持。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A股本週入摩的概率大於50%,但因到2018年6月才實施,短期影響不大。報告還稱,若A股入摩,A股當天上漲0.5%至1%;若被拒絕,可能出現1%的跌幅。投資者可以以此作為未來幾天的操作策略之一,相信本週恆指在二萬五千點以上有很好的支持。


雖然美聯儲今年已加息2次,合共加息4次,但利率仍處於低水平,本港銀行體系資金充裕,銀行最優惠利率仍沒有上調壓力,相信美國進一步加息後,對相港市場的影響才會浮現,目前只會對投資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利率敏感的地產股、公用股已上升一段時漸,目前不宜考慮,負債水平較高而沒有減債計劃的公司也應避開。在加息週期下,銀行的存貸息差將會擴大,相信對銀行股特別是大型銀行股估值的提高有正面作用。


財華證券 負責人員 李儉炳


(文章逢星期一刊登,謝謝關注。)


免責聲明:本人所給予的任何意見僅供參考,並不代表推介任何人士買賣任何金融產品。投資涉及風險,金融產品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應充分瞭解各金融產品的特性及風險,確保有關產品適合個人的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必要時應先諮詢你的專業顧問意見。

恒指 16 日收盤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錢 +2 收起 理由
tinyding + 2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站長信箱|廣告洽詢|COCO研究院

GMT+8, 24-6-16 1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理財討論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