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研究院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620|回復: 0

【經濟學人料理】2012新年展望:亞洲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1-12-6 16: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2亞洲經濟將持續蓬勃成長


就像過去30年間一樣,2012年亞洲區的經濟指標,也將突顯出亞洲經濟成長對於全世界經濟的貢獻。特別是在西方國家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更能顯示出亞洲的重要性。2008年的金融海嘯過後,緊接著是2011年的餘波盪漾 ─ 美國債務上限的大混戰、歐元區沒完沒了的爭論、站上街頭抗議西方資本主義 ─ 這些似乎都為全球經濟埋下了引爆點。另一方面,亞洲的經濟成長,卻遠遠超乎人們的期待。


對亞洲來說,有些許心災樂禍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約略在10年前的金融風暴,讓亞洲國家不得不忍受西方資本主義的批評,任其指責「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 [注1])」的諸多缺點。風水輪流轉,現在西方資本主義面臨危機。但是,過去強力解救90年末亞洲經濟的各種方法,對現階段的美國和歐洲而言,似乎過於激烈,難以執行。然而,頭腦清醒的亞洲官員,反而因為歐美的衰弱不振感到憂心忡忡。他們明瞭:短期來說,亞洲經濟將因歐美衰退而受到沉重的打擊。長期而言,他們擔心亞洲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是否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 [注2])。

[注1]「裙帶資本主義」指的是:在一個資本主義經濟中,商業上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企業主和政府官員之間的密切關係。這種偏袒可能是表現在法律上的配合、抑或政府補助、租稅減免等優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戰後的三菱集團、目前韓國的三星集團。資料來源:wikipedia。

[注2]中等收入的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描寫的是:一個貧窮國家經濟發展過度到小康後,卻無法持續進步到富裕的困境。舉例,A國家非常貧窮,所以人力很便宜、具有競爭力,所以A國可以從事於勞力密集的工業,例如成衣、製鞋、玩具。便宜的勞力,讓更多的廠商願意在A國設置工廠,因此A國就業率增加,人民所得提高,慢慢地進入了中等收入的社會。社會小康了,也可能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原本低技術、高勞力的廠商發現,A國工人的薪資越來越高,工廠的獲利跟著降低。於是工廠決定外移到B國,因為B國的勞工更便宜。如果A國在工廠外移之前,產業有升級成功,經濟就可以持續發展,社會也能進步到更富裕的階段。相反地,如果A國不知上進、產業沒有提升,等到成衣、製鞋廠外移了以後,A國家的經濟發展就停滯了,也就是墮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簡單來說,從貧窮進步到小康容易,但是要從小康發展到富裕比較困難。

《一分鐘譯者摘要》
本篇是《經濟學人2012特輯》。這裡,譯者選出「亞洲篇」來對於2012年的亞洲發展進行輪廓性地描述。第二個部分,則是羅列出亞洲地區重要成員的經濟數據。
首先,亞洲地區經濟的蓬勃,真的是給全世界注入一股活力。如果亞洲能夠維持現在正樣高成長的步伐,根據亞洲發展銀行的資料顯示,到了2050年,整個亞洲的GDP將會超過全世界總和的一半!! 但是,亞銀的報告也指出這樣「直線型的成長預測」是有漏洞的。因為目前亞洲經濟成長至少就存在三個明顯的阻礙:(1)亞洲國家之間存在著政治矛盾,對於領土的爭議不斷。這會影響到區域間的經濟合作。(2)亞洲銀行表示:亞洲地區最近開始有「政府效能低落」、「貪腐變得嚴重」的趨勢。(3)目前除了日本與亞洲四小虎順利擺脫「中等收入的陷阱」外,其他亞洲國家有可能會長期受困在陷阱之中。一般預期中國和印度皆可以順利的掙脫「中等收入的陷阱」,慢慢地進入富裕的社會。
未來全世界的經濟重心向亞洲移動是肯定的,即便是以悲觀的態度來預估2050年的亞洲經濟,其GDP規模依舊是勝過歐洲與北美市場。
第二個部分則是《經濟學人》根據各國的官方估計,羅列出2012年的經濟數據。其實GDP並無法完美地呈現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有可能該國GDP很高,可是財富不平均,大部分的民眾生活壓力大。但整體而言,GDP還是一個相當好用的經濟指標,可以大致表現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
購買力平價(PPP)雖然有一些缺點,但至少可以呈現一個國家的購買力是在什麼水準。台灣長期緊跟著美元匯率的政策:當美元貶值,台幣就跟著貶。GDP是以美金計價,這讓台灣在GDP的數據上吃很大的虧。台灣人均GDP用PPP計算後爆漲(從2,2000上升到4,3000美金),這背後的意義不在於台灣大勝韓國,而是台幣被低估、台灣的物價相對低廉、整體人民的購買力水準不錯。

其實短期的問題並沒有想像地這般嚴重。2011年9月,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仍樂觀預估2012年亞洲整體(不包含日本)的經濟成長,將會比去年稍微緩和一些,約7.5%的年成長率。另外,對一些大的經濟體來說,一個趨緩的經濟成長,反而是他們樂見的情況。由其是中國,將可能因此而受益。國外對中國商品需求的低迷,將幫助中國政府「冷卻」過熱的經濟,同時還能減輕通膨的壓力,特別是能反映在降低物價這件事情上。

然而,另一方面,亞洲經濟成長的趨緩所帶來的危險也是很嚴重的。中國政府不願採取2008年金融海嘯後,透過巨大的投資來刺激經濟的做法,因為中國政府也不想冒著通膨更加惡化的風險。中國政府致力於讓經濟能夠「平衡」,希望能提高國內對於自家商品的需求。但是,西方市場對於中國商品的需求,仍然占據總需求的大部分。對其它的開發中亞洲國家而言,中國正蛻變成越來越重要的市場 ─ 中國是印度最大要的貿易夥伴,並且與韓國加上東協(ASEAN) 10國形成的貿易區塊。對開發中國家來說,大量出口到中國的半成品,已經形成全球供應鏈的一環,在中國組裝成的完成品,最後成為西方國家的進口商品 [注3]。

[注3]目前全世界的製造業,分工的項目極為精細,很難能夠說Made in China就一定代表商品就是100%來自於中國。在幾年前,有一種電子玩具狗,叫作「托普(Topper the Trick Terrier)」。這隻電子小梗犬會跑、會跳、會叫、會坐,如果你用手抓住它的舌頭,它會發出抱怨的聲音。托普的聲音辨識器來自美國、跑動功能的前腳來自中國、IC晶片來自台灣、塑膠身體來自馬來西亞、超細纖維的狗毛來自韓國。以上所有的零組件都只能算是「中間財」,整個亞洲加上美國共同組成了托普的供應鏈。然而,被組裝後的完成品稱為「最終財」,托普最後是在中國組裝,被標上Made in China,然後再成為西方國家的進口商品。
想知道托普長得可愛嗎? 請點我

短期而言,西方經濟遭遇到困境,也暴露亞洲經濟的缺點。長期而言,這些缺點顯示出亞洲具有「中等收入的陷阱」的症狀:無論是依賴天然資源、便宜的勞力、還是提高產量來帶動經濟成長,有些亞洲國家依舊無法擺脫發展停滯的困境。一但工資上漲了,製造商發現他們無法跟周邊成本更低廉的商品競爭。另外,又發現自己的廠品無法跟先進國家的高附加價值商品相比。這就是「中等收入的陷阱」。舉例來說,若按照世銀(World Bank)的標準,人均GDP落在1000~12000美金之間(以2010年的幣值計算)稱之為「中等收入」,則南非和巴西在這個區間已經低迷了數十年了。

亞洲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展現出令人讚嘆的表現,日本與緊接著的台灣、韓國、新加坡、香港都突破了「中等收入的陷阱」。但是其他多數的亞洲國家依舊停留在「中等收入」的區間,要擺脫這個陷阱並不容易。一份來自於亞洲開發銀行、具有啟發性的報告:《亞洲2050:屬於亞洲的世紀(Asia 2050: Realising the Asian Century)》,將亞洲中等收入國家分成兩組集團,第一組是由中國和印度組成,人口占全亞洲的77%,GDP占51%,這一集團是由「高成長、具趨同性的 [注4]」經濟體所組成的。其他的,就是第二集團,人口占全亞洲的18%,GDP占6%,屬於「中低成長、有希望的」經濟體。

[注4]趨同性經濟(Convergence economics)是一種經濟學的假設:主張開發中國家(較低的人均GDP),具有高經濟成長的潛力,成長的速度遠高過於已開發國家(較高人均GDP)。但是,就長期而言,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水準(人均GDP)將會趨近於已開發國家。簡單來說,若中國和印度以每年GDP約10%的成長(即使成長幅度會逐年遞減),相較於歐美國家每年1~2%的成長,中印的成長速度還是高過歐美國家。長期而言,中印兩國的經濟水準將會趨近於已開發國家。

在第二集團中的一些成員,如同亞洲開發銀行上述報告所說的,斯里蘭卡和菲律賓,是「中等收入的陷阱」的經典案例。但該報告指出,即使是被形容為具有「趨同性」的第一集團,也是有弱點可以被質疑的。首先,持續上漲的工資加上其他額外的成本,讓中國的出口商遭受到低成本廠商的競爭,這些廠商是來自於孟加拉與越南。中國面臨競爭的壓力將會隨著人口的老化而越趨嚴重。相反地,印度不似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都是過度依賴出口,印度的蓬勃發展來自於強大的內需、以及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不依賴勞力密集的製造業。但是,對印度持樂觀態度的人而言,不幸的消息是,從來沒有任何像印度這類經濟模型的先例,能夠順利擺脫陷阱、擠進富裕國家。

亞洲發展銀行的觀點,並不是唱衰亞洲會受困於陷阱之中。反而是指出,對於亞洲的經濟成長,採「直線型的成長預測」是不合理的。最明顯不過的例子是,亞洲國家間,對於許多領土的主權一直是懸而未決且爭議不斷的 [注5]。同時,亞銀行也指出:「最近亞洲國家政府有素質低落、貪污嚴重的傾向。」

[注5]作者在這句話的表達與上句的邏輯不清楚,意思應該指的是:用「直線型的成長預測」是把事情想的太單純了。因為亞洲國家之間也充滿了矛盾與衝突,然而這些衝突將會影響區域的經濟合作,造成亞洲經濟成長的阻力。接著又提到各政府的貪污無能,也是另一項經濟成長的阻礙。

亞銀的報告斷定亞洲的兩個未來。第一,「亞洲的世紀」即將到來。前提是亞洲經濟「大體上」是持續地蓬勃成長。在這樣的脈絡下,到了2050年,整體亞洲的GDP將會超過世界總額的一半 [注6]。第二,悲觀的未來。「中等收入的陷阱」戲碼上演,到了2050年,整個亞洲的GDP將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不到(還是比歐洲和北美占的份額還大)。為了要向「亞洲的世紀」邁進,亞洲各國政府必須要著手於艱難的改革。

[注6]樂觀的未來,詳見本篇一開始「虎爪」大圖左邊的圓餅圖。悲觀的未來,請見右邊的圓餅圖。


2012世界經濟指標:亞洲區


[台灣]
GDP成長率:3.0%
GDP:5180億(PPP:1兆零70億)
通膨率:1.7%
人口:2330萬
人均GDP:22,170 (PPP:43,120)

台灣新年政治展望:
2012年將合併舉行立法院與總統大選,選舉結果的關鍵在於反對的民進黨,是否有能力滿足民眾的需求,能夠與中國大陸建立友好關係卻又不違背「親台獨路線」。目前執政的國民黨政權可能會繼續連任,原因在於台灣目前經濟狀況良好,基本上是受惠於友好的兩岸政策。這可能是一股內在的力量,因為若台灣減少了出口量,經濟成長就會趨緩。《以上是經濟學人的觀點,不代表譯者或是幣圖誌的立場。》


[中國]
GDP成長率:8.2%
GDP:8.13兆 (PPP:12.3兆)
通膨率:3.8%
人口:13億2千8百萬
人均GDP:6,120 (PPP:9,280)

中國新年政治展望:
中國政權接班人的機制在運行上有點阻礙,在今年底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下一屆的領導人將會出線。習近平和李克強可能分別是共產黨主席與國務院總理的口袋名單。社會階層的抱怨,包含了持續攀升的失業率、非法遣散員工以及遲發員工薪水,終將造成更多的民眾抗議。但是這些抗議不能與反政府的抗議活動混為一談。可是,社會的不滿仍然些許地動搖了中國一黨統治的政權。


[日本]
GDP成長率:2.2%
GDP:6.4兆 (PPP:4.54兆)
通膨率:1.0%
人口:1億2千6百萬
人均GDP:50,830 (PPP:36,000)

日本新年政治展望:
野田佳彥在今年底當選為日本首相,就面臨了政治僵局與經濟停滯的難題。在他前面幾任的首相都無法在永田町的「首相官邸」待超過18個月以上,如果野田想要擺脫這個宿命,就必須要展現行政效率。自我解嘲的幽默、(與前幾任相比)沒有政治醜聞、強硬的態度來解決日本財政的萎靡不振,這些都是野田所擁有的。野田有機會幫助日本擺脫過去「失落的20年」,但是排山倒海的挑戰、加上缺乏人民的支持,將無法提高野田革新的機會。福島海嘯的後續重建工作,將幫助日本經濟提升一些,不過2012年已經是這幾年的高峰了。


[韓國]
GDP成長率:3.7%
GDP:1.24兆 (PPP:1.58兆)
通膨率:2.9%
人口:4980萬
人均GDP:25,010 (PPP:31,770)

韓國新年政治展望:
當韓國的焦點聚集在2012年12月底的總統大選時,李明博將會成為「跛腳總統」。四月的國會選舉,應該還是會由執政的大國家黨所掌握。目前呼聲最高的繼任者,就是李明博的勁敵,是同黨的朴槿惠。儘管朴槿惠反對李明博的一些政府改革,但還是會採取相同的「親商政策」。自2010年的谷底回升以來,韓國經濟成長將會在2012年趨緩。


[澳洲]
GDP成長率:2.8%
GDP:1.39兆 (PPP:0.96兆)
通膨率:2.8%
人口:2290萬
人均GDP:61,040 (PPP:42,130)

澳洲新年政治展望:
第二任的工黨政府目前已經是搖搖欲墜了,可能在2012年就會面臨下台,提前選舉勢在必行。政府倒檯的原因,反映在關於課徵「碳稅」的議題上意見不一。總理茱莉亞‧吉拉德在組聯合政府前,向綠黨的夥伴承諾將會課徵碳稅,但是吉拉德最後違背了誓言。工黨政府的經濟計劃,受到了2010~11年水災的侵蝕;國家資源將被救災的工作所稀釋,但是強大的出口商品收益,將會支持澳洲經濟的成長。

翻譯總鋪師:藍詩圖盾
現正在美國就讀經濟學研究所,師從國際經濟學家Winston Chang。藍詩圖盾對於國際經濟和總體經濟有興趣,樂於翻譯有興趣的文章,分享給每一位朋友。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加入幣圖誌粉絲團支持我們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站長信箱|廣告洽詢|COCO研究院

GMT+8, 25-1-22 08: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理財討論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