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研究院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a89212231

程式加入停損停利是否會造成過度最佳化的問題呢

[複製鏈接]
發表於 12-1-17 17: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bacardi 於 12-1-17 06:00 PM 編輯
也許比較極端,不過可以參考看看:
曾永政 發表於 12-1-9 10:39 AM



    關於這篇文章中提出的"交易系統應該永遠有單,空手的時間越長,你少賺的獲利越多", 小弟有不同的看法
一個賺錢的策略在單位時間內, 如果交易的次數越多, 當然獲利越大, 反過來說, 賺的多是因為基於策略可交易的次數多, 而不是基於策略在市場上的時間長
發表於 12-1-17 22:0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 a89212231


   他的意思是不要以為停利/停損會為系統帶來優勢,如果停損停利的出場是有效的,那麼應該要直接翻單會獲得更大的效益。這是為了表達系統應該要100%參與市場(他的意見)。

以我個人的交易經驗,真的讓系統的原始設計就是多單空單互翻而一直有單算是從2010年後半開始的。以回測報表來說,採用這個方式的系統其實報表並不是過去開發的策略中最好的。可是就在去年,以風險化報酬率來看,實際交易卻是我過去交易幾年表現最好的一年,也是實際上線後最貼近策略沒上線前的 Equity curve 走勢。


也許這只是巧合也不一定。單就過去幾年的策略從回測到上線後比較,以我個人的經驗,多空互相翻單的系統在上線的表現最接近回測報表上給我的預期。在交易策略的開發上,我認為 Over fitting 的可能其實是無所不在的,通常也都是在策略上線之後才感受的更為強烈。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錢 +2 收起 理由
meimeichen + 2 說得太好了 .. 給您拍拍手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12-1-17 23:4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7# 曾永政


    我的看法和經驗也和你一樣
不過最近突然有ㄧ個想法,如果有程式能統計出再發生某情況後盤整的機率會上升(順勢交易)那麼停損停利是否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呢,當然統計這個又要開始擔心會不會導致過度最佳化......
 樓主| 發表於 12-1-17 23:4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1# hongkongalgo


    因為行情的因素   再那段時間可能什麼都不做或買進並持有是最佳選擇,而導致抓到不合理的參數
 樓主| 發表於 12-1-17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3# meimeichen

或者說是越短越簡潔越"穩"
但要有常期抗戰的準備
運氣不好那支程式可能兩年扣掉成本後都沒獲利
發表於 12-1-18 08: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meimeichen 於 12-1-18 08:34 AM 編輯

回復 20# a89212231
您說的是



我現在真的覺得 越簡潔 邏輯上越不容易出"錯 "

寫的洋洋灑灑一大堆 包含的盲點 越不容易發現

越多人公開用的策略 就越容易被設計,然而這個被設計也不見得是壞事,如果是被設計了,只要停損或是反向交易設計的好,不正是另一個契機嗎? 這是我的 愚見!

不過我真的很好奇  網路上一堆人 說他的獲利率 有多高有多高 那幹嘛  還要到處 拉咧賣錢呢? 市場上是否真有這樣的策略存在

Profit Factor  有人主張要 1.5以上才能拿來交易,有人說沒有1.8不考慮,我還看過有人宣稱他的  PF高達5呢?真懷疑他為何不是世界首富。


簡單的策略 能經得起 長期回測,擺在那邊看幾個月還能有相當的表現,那就算 凹兩年 扣掉交易成本後沒賺到錢  只要不大虧 應該是  策略交易的 目的吧?

等待他 重新出頭天的日子到來啊

不然為何  有好些人主張 "多策略" 一起跑呢?
發表於 12-1-18 09:1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5# meimeichen

Agree。
我們應針對不同市場的特性(如上落市或單邊市)而作出不同的部署
發表於 12-1-18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yctseng.net/2011/12/blog-post_16.html wrote
"一套有效的期貨交易系統(只要不是相反的交易系統),
在沒有設定止損點的情況下操作,績效會比在設定止損的情況下操作更好。"

如果"績效"的定義為Net Profit,我基本上是認同的。
但Net Profit只是一個成功策略的一部份,其他考慮因素如Profit factor和Drawdown也很重要。

我們團隊採用Exam6.5是一個較全面的驗證方法。時間許可的話(和老闆的同意),再跟大家討論。
發表於 12-1-18 09:4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6# bacardi

文章中提出的"交易系統應該永遠有單,空手的時間越長,你少賺的獲利越多",

小弟的看法:
"Net Profit"與"單位時間"和"交易次數"是些關係的,但不是必然的關係。
"一個真正賺錢的策略"重點不在賺錢金額,而在Profit Factor。
發表於 12-1-18 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hongkongalgo


    因為行情的因素   再那段時間可能什麼都不做或買進並持有是最佳選擇,而導致抓到 ...
a89212231 發表於 12-1-17 11:45 PM


同意:不確定,便不做。沒有優勢,不如停一停想一想。
發表於 12-1-18 10: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hongkongalgo 於 12-1-18 10:17 AM 編輯

Profit Factor>5的策略,我見過。在香港,有投機導師"教你一個不輸策略",我聽過。
他們的共同點是:number of trades很少很少很少很少很少很少
Sample Size-定-定-定-定-定-定要大於三十。否則,在統計學上,該策略是站不住腳的。


"多策略"的先決條件是:當中的單一策略都要賺錢的。參考輸錢的策略有何用?
我建議學員,先驗證單一策略,篩選,再逐一評分。


回復  a89212231
您說的是



我現在真的覺得 越簡潔 邏輯上越不容易出"錯 "

寫的洋洋灑灑一大 ...
meimeichen 發表於 12-1-18 08:21 AM
發表於 12-1-18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6# hongkongalgo



不好意思 請教一下 在香港所謂的 PF > 5 的交易策略

這個 PF 是 總獲利 /  總虧損  還是  ( 總獲利 - 手續費 - 滑價 ) / ( 總虧損 + 手續費 + 滑價  )
也就是 他到底扣除了 交易成本了沒?
因為我看很多的 TS 報表 沒有計入 交易成本來做計算 所以  冒昧請教一下
發表於 12-1-18 11:52 | 顯示全部樓層
停損可以價低損失金額, 但是總獲利確減少,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發表於 12-1-19 09: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7# meimeichen

在香港,一般人是用Profit Factor = "總獲利 /  總虧損"的。
公司的要求是:策略在"快速測試"時,要有PF>1.8才算初選合格。如果<1.8我們便要放棄該研究。
做simulation trade的時候,我們要求True Profit Factor(TPF > 1.5),即 ( 總獲利 - 手續費 - 滑價 ) / ( 總虧損 + 手續費 + 滑價  )

忘記那個PF > 5 的交易策略吧。它的number of trades很少(五年只有約十次, drawdown又大)
發表於 12-1-19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8# cmlin66


同意你對"停損"的看法。
我們強烈建議將"停損"加入exit conditions的其一條件,尤其是做intraday trading。
無人知黑天鵝何時出現(cases rarely happen, e.g. 911, big thumb)
"停損"可以放遠一點,概不太影響策略的整體表現,又可在極端情況下"保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Archiver|站長信箱|廣告洽詢|COCO研究院

GMT+8, 24-11-3 02: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理財討論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