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曼也是先被房貸戶倒
一開始可能只有幾億美元
大家都沒注意,最後變成雷曼倒別人6.7000億
杜拜如果也產 ...
山本五十六 發表於 09-11-28 08:25 AM 
公債問題,是有可能成為導火線,日本其實也很嚴重
日圓崩盤 壓力愈來愈高
利率逼近零、物價直直落,主權評等面臨調降,公債避險成本激增,匯價前途堪虞…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日本政府債務負擔沈重,市場擔心日本違約倒債,日本公債目前的避險成本暴增到一年前的兩倍,對日圓崩盤的疑慮也愈來愈高。
日本利率已接近零、政府負債高得嚇人,加上儲蓄率銳減、物價也直直落,對日圓都是利空。日本政府應不至於倒債,但主權信用評等恐逃不掉遭調降的命運,光這點就讓日圓前途未卜。
目前2.16億日本人每人平均負債大約7.6萬美元,日本的負債和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逼近200%,為工業化國家中最高。
本月保障1,000萬美元日本公債的違約成本,一度漲到一年76,160美元,比去年8月的37,000美元增加一倍多。在此同時,日本稅收減少,政府卻考慮讓支出和赤字破紀錄。難怪日本公債的避險成本迅速飆高。
許多交易商認為,日本比美國更可能違約倒債。前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江森(Simon Johnson)上個月在美國國會中警告,負債情況已失控,日本真的有重大違約之虞。
IMF預估,日本今年的負債和GDP比將達218%,明年227%、2014年前會到246%。目前日本政府還應付的過去,因為國內儲蓄戶都還願意、或者被迫以幾乎無息的條件,借錢給日本政府。
IMF質疑,如果日本政府債務繼續增加,這種情況還能維持多久?日本人口逐漸老化,勢必逐漸消耗儲蓄,市場吸收政府債務的能力就愈來愈小。
日本的儲蓄率在1990年時為15%,如今只剩2%左右;規模高達1.5兆美元的政府退休基金,今年賣出的政府公債比買進的還多;勞動人口從2005年就開始萎縮。
不過,從2008年元月至今,日圓兌美元已升值25%左右。雖然日本媒體報導,財務大臣藤井裕久受不了日圓繼續升值,市場因此猜測政府將進場干預,但至今遲遲未見當局行動,因為日本政府也只能接受這個情況。七大工業國(G7)和20國集團(G20)始終未對日本伸援手,主因是大家同意美元必須貶值,才能導正全球經濟失衡的現象。美元下跌,日圓只能升值。所以,日圓近期內看來還不至於面臨崩盤的困境。
公債 將引發新次貸風暴?
【編譯/廖玉玲】
目前西方當局幾乎一致認定,政府公債比抵押債權憑證(CDO)這類衍生性金融商品更安全,要求銀行多多購買這類資產,但倫敦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邰蒂(Gillian Tett)懷疑這些公債反而會變成新的次貸,引發新一波風暴。
許多國家在承平時期的債務水準,已飆升到幾世紀來僅見,但控制這些負債的政治承諾,卻仍充滿不確定。這不見得代表倒債的危機隨時都會逼近,事實上這種機率幾乎接近零,但不難想像有些國家最後可能會讓本國貨幣貶值、狂印鈔票、觸發通膨,以降低他們的債務價值。
更容易料想到的是,債券殖利率將暴增,債券價格反向大跌,尤其是各國央行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後。
這難道不會引發另一波金融風暴?
不過,至今卻未見太多人討論銀行是否該繼續收購主權債務。對可能有很多公債待售的國家而言,這可能是因為銀行不想弄皺一池春水;也或者是這些央行並不希望太多人注意到,他們現在持有的公債規模快速膨脹。
因此邰蒂大聲疾呼,持有政府公債的銀行要小心謹慎,務必要做好避險,以防市場瞬間崩盤;持有政府機構債的銀行,同樣也要如履薄冰。
目前公債市場看來天下太平,但如果各國政府以為這代表可以永遠避開困難的財政抉擇,那這些「安全」的公債,可能就會開始看起來愈來愈不安全。
【2009-11-24/經濟日報/A5版/國際焦點】 |
|